俯瞰农林 胡小毛/摄

距铜陵市中心不到5公里,有一座彷如世外桃源的村庄。这里背靠群山,峰峦叠翠;村内流水潺潺,诗情画意。它便是享有铜陵市“后花园”美誉的——农林村。农林村位于铜陵的东南方向,三面环山,占地5.23平方公里,是西湖镇最南的行政村。从2004年起至今,市纪委先后选派六名干部到农林村挂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十六年来,六任挂职干部和村“两委”抓党建、干实事、谋发展,使农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程涛 / 摄

昔日羊肠土路,如今修建成康庄大道;昔日破旧土坯房,如今翻盖成红瓦白墙的新房;昔日远近闻名的穷村,如今蜕变成风景宜人的生态“花园”……这些年,从政策扶贫到产业扶贫,从“破冰”到“远航”,他们不仅“留住”了绿水青山,也“收获”了金山银山;许多贫困群众稳步脱贫致富,走向美好幸福的生活。

上图为曾经落后偏僻的农林村,下图为如今的新农林。程涛 / 摄

破冰之行

如今的农林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政通人和,人民富庶,到处是一派祥和升平的景象。君不知,十六年前,农林村曾经班子涣散、人心浮动、集体债台高筑,党群、干群关系剑拔弩张,山河年年依旧,面貌岁岁未改,是全市少有的后进村。

2004年,市纪委选派王晓阳到西湖镇农林村任职。往后的几年里,王晓阳作为农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一手抓村两委班子建设,一手抓集体经济建设,经过艰辛的探索、努力,农林村农民年收入从2003年的2200元上升到2006年的3692元,村基础设施投入200余万元;村党支部由落后跃升为“先进党支部”。

上图为农林村曾经的落后土路,下图为如今的农林村健身步道。宋君/摄

曾经的农林村主干道以沙石路为主,可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而路途颠簸更是影响了时鲜蔬果的运输。

“要想富,先修路。”秉持这一发展原则,王晓阳以村级柏油路改造项目为契机,缓缓拉开了农林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序幕。经过不懈奋斗,农林村不仅解决了“走得通”的问题,还迈上了“走得好”的发展之路。

花间骑行 杨俊/摄

扬帆起航

2006年10月至2010年3月,市纪委选派王仁斌挂任农林村第一书记。在三年多挂职期间,他先后提出了“生态环境立村、主导产业强村、第三产业兴村”全村总体发展思路。随着农林新村建设的启动,农林村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整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上图为曾经的农林村村部,下图为如今农林村村部样貌。程涛 / 摄

上图为曾经的农林桥入口,下图为如今农林村桥头雕塑。

王仁斌不仅找到了农林村的脱贫路,还趟出了“集体经济”带富路。在他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出台补助引导政策,鼓励大户自行流转土地,促进了苗木、盆景、茶叶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通过规划引导、项目带动,增强村级组织自身“造血”功能,村所有老债全都化解,另新增资产百余万元。截至2009年末,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7000余元,相比2006年将近翻了一番。

乘风破浪

2010年3月,市纪委选派蒋宁到西湖镇农林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任职期间,他始终立足选派村实际,倾情乡土、服务为民,推进发展、注重实效,实现农林村在高起点上跨越争先,多项工作得到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肯定,其中获得国家级表彰1项,省级表彰3项,市级表彰7项,区、镇级表彰12项。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7000余元提高到近10000元。

图为已建成的农林苗圃基地。刘欣/摄

图为农林茶园采摘季。杨俊/摄

图为农林村民正在果园里采摘。黄长春/摄

两年来,蒋宁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争取项目上,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拉动了全村的快速发展。他从农林村情实际出发,大力助推农林苗木、花卉、茶叶、果树等优势产业发展,争取了“无公害”基地、彩色苗木花卉、植被恢复、特种养殖等项目资金300余万元,建成了“农林苗木花卉基地桂花园”,发挥了专项资金的“酵母”作用,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行稳致远

2012年3月,市纪委选派程乐乐到农林村挂职。这期间,农林村引进了若干扶贫项目,带动农民创业致富,实现农村致富从“输血”转换为“造血”功能,全面带动村级经济发展。

同时,依托美好乡村建设,他主导了对农林村的村庄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优化了山清水秀的生存空间。

整治前

整治后

程涛 / 摄

整治前

整治后

程涛 / 摄

整治前

整治后

程涛 / 摄

黄长春/摄

这几来,在党和国家扶贫政策支持下,农林村积极开展生态产业示范点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美了,生活好了,百姓乐了!

高歌猛进

2014年11月至2018年4月,市纪委选派吴昊继任农林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他在任期内以农林村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为目标,拉开了美丽农林高歌猛进的序幕。

结合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省、市、区、镇、村相继投入3000余万元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层次,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富裕;结合“传育立行”,强化乡风文明,推进村务公开和村务监督,引导开展农村廉洁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注重项目带动、资金扶持,共争取各类帮扶资金近300万元。

洪静/摄

项皖/摄

这几年,农林村蝉联两届“全国文明村”,并获得省级“五个好”基层党组织标兵、铜陵市“民主法制示范村”、“平安村”、“创建无邪教示范村”等荣誉,“铜陵后花园”的美誉已悄然响起,正在景美民富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胡小毛/摄

勇往直前

程涛 / 摄

2018年3月起,市纪委监委选派陈方应继任农林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他在挂职农林村第一书记期间,着力提升农林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探索巩固农林村政企合作模式,深入推进农林村产业发展进程,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

程涛 / 摄

近年来,农林村不断推动农林村人居环境优化与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环境,积极探索“共享农房”模式,为农林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给足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底气”。

程涛 / 摄

随着农林村环境不断变优,餐饮、民宿、休闲等乡村旅游产业也悄然兴起。

写在结尾

十六年来,市纪委选派的六任挂职书记与农林人一起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道路不通就搭桥修路,村容不美就绿化整治,村民不富就产业扶贫……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任又一任挂职纪检监察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不戚戚于惊天政绩,不耿耿于留下声名,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与农林乡亲们一起把这个曾经落后闭塞的小山村一点一点地打造成远近闻名的“世外桃源”,共同谱写了一曲农林嬗变之歌。

来源:铜陵廉镜 铜官区西湖镇农林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