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誰學、YY歡聚時代都被做空,但空頭很難勝利

11月20日,跟誰學發佈2020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營收19.658億元,同比增長252.9%。同時,這份財報還對此前做空機構的做空報告進行了簡單回應:

如公司上季度所披露,在美國證監會對公司進行問詢之前,審計委員會已聘請第三方專業顧問對多份做空報告中的指控進行內部獨立調查。該調查尚在進行中。截至本公告日,基於專業顧問目前已執行的核驗和檢察,未發現已經發布的財務報告有任何重大問題。形成調查結論後,專業顧問會將調查發現和結論提交至審計委員會及公司。跟誰學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

據瞭解,在遭遇做空機構的十多次做空後,跟誰學一直積極回應質疑,並自2020年5月以來,就主動邀請了知名第三方調查機構進駐公司進行全面調查。這些反擊動作,挫敗了空頭的襲擊,跟誰學股價也一路反彈至最高140多美元。預計在正式調查報告發布後,將徹底挫敗做空機構,還跟誰學清白。

與此同時,11月18日,做空機構渾水發佈做空報告稱歡聚時代的YY直播業務造假,股價暴跌26%。面對做空,歡聚時代緊急聲明駁斥做空報告,並宣佈要拿賬單主動申請第三方機構調查,並拿出3億美元回購股票,19日收盤時歡聚時代股票大漲16.9%。

近年來,中概股屢屢遭做空,那麼到底什麼是做空機構?它們如何盈利?做空是否一定能成功?

何爲做空機構?

在許多普通人的印象中,做空機構是正義化身,幫助發現企業的造假行爲。事實真如此麼?

首先,什麼是做空機構?股票市場的分析師分爲買方機構分析師、賣方機構分析師。

買方分析師,主要是分析某個企業是否值得投資,給出精準的投資建議。這些分析師所在的投資機構都有證券交易所頒發的合法投顧牌照。

賣方機構一般被認爲是中立第三方機構,他們會發布一些維護投資者權益的報告,被認爲是幫助投資者打假。這些第三方機構不需要擁有合法的投顧牌照,很多隻是有個網站,比如,大家都聽說過渾水、香椽、哥譚等做空機構。

其次,做空機構如何獲利?專注於分析企業經營狀況的買方機構分析師,是靠精準分析企業未來向好走勢,幫助投資者、基金持有人買入股票,隨着股價上漲而獲利。

做空機構,一般會和股市中的空頭基金、對沖基金合作獲利。空頭基金會先從證券公司以某個價格借入股票,然後賣出。接着通過做空機構發佈的所謂做空報告,把股價打下下去,跌到某個位置後買入股票,償還給證券公司,從而賺取差價。

但是如果股價沒有下跌,出現了上漲,上漲的差價就是空頭的損失。由於借入股票時使用的是槓桿貸款繳納保證金,所以一旦股票大幅上漲,空頭將面臨爆倉。

因此,絕對不存在什麼正義的做空機構。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言: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天攘攘皆爲利往。做空機構與空頭基金配合,賺取暴利纔是其真實目的。

那些做空失敗的案例

客觀公正的做空報告,有利於幫助投資者發現造假的企業,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多做空機構並不出具客觀的報告,反而利用虛假報告進行恐嚇。

面對做空,被做空企業、堅定看好的投資者會進行強烈反擊。反擊的手段有公開證據、買進和回購股票、法庭起訴等等。歷史上,做空失敗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大衆汽車通過買入期權擊退空頭的案例十分精彩。2008年,汽車行業低迷,大衆被空頭盯上。德國億萬富豪默克勒和對沖基金紛紛在做空報告的掩護下,賣空大衆汽車,股價一日暴跌23%。但是大衆主要股東保時捷公司當即將所持大衆公司普通股從總股本的35%增加到42.6%,另外購買了 31.5%的股票期權。

這促使大衆股價瘋狂拉昇,買方基金也被迫迅速跟進買入大衆股票,於是空頭爆倉。默克勒因此損失了13.5億美元,以自殺結束了生命。

2012年被做空機構香櫞做空的恒大地產,不斷髮布反擊報告,澄清自己的經營狀況並報警,認爲香櫞惡意做空,擾亂市場秩序。隨着反擊報告的不斷公開,恒大股價開始回升。

2014年,香港證監會認定香櫞公司及其法人的萊福特發佈虛假做空報告牟利160萬港元,禁止香櫞公司在5年內進入港股市場,並罰款160萬港元。

2019年3月,美國價值投資人俱樂部(VIC)出了一份做空特斯拉的報告。報告全文長萬餘字,系統地論證了按照它的估值模型,特斯拉的股價應爲50美元,而非現在的250美元以上。

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多次公開回應做空,併發布車輛銷售數據、營收數據予以反擊。隨着特斯拉在中國本地化造車成功上市,營收和利潤大幅增長,股價持續反彈,最高漲到了2000多美元。

至今,做空機構還在製造各種針對特斯拉的做空報告,但是在市場上,空頭節節敗退,最近三天(2020年11月17、18、19)損失將近40億美元。

同樣,被香櫞、渾水等十多家做空機構做空的跟誰學,一年來多次發佈澄清報告,反擊做空。股價從被做空時的26美元一路漲到最高的141美元,大大挫敗了空頭的攻擊。

不僅跟誰學遭遇做空,新東方、好未來等教育機構也都曾被做空,但是他們都用真實的業績擊敗了空頭,併成長爲偉大的企業。因爲做空機構一般情況下並不掌握企業真實經營狀況,特別是對中國企業在線教育的經營模式知之甚少

所以,做空機構並非是慈善機構,他們做空的目的與做多的目的一樣,都是爲了賺錢。企業被做空並不代表着是一家壞企業。只要業績沒有問題,經得住調查,最終都會撥雲見日。而且經歷住做空機構的攻擊,也是中概股走向成熟的標誌。

結 語

做空者,是典型的賭博分子和投機者,下場大多十分悲慘。除了做空大衆自殺的德國億萬富豪默克勒外,華爾街巨熊利佛莫爾的故事更被投資圈熟知。

利佛莫爾在1929年美股股災時依靠做空揚名華爾街,但是隨着美國政府的救市計劃出臺,在多頭JP·摩根的正確建議和帶領下,擊敗了以利佛莫爾爲首的空頭,JP·摩根成了美國至今最受尊敬的投資大師之一,而利佛莫爾則在做空破產後,於1939年自殺。

知名投資者段永平曾問巴菲特:"投資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麼?"巴菲特回答說:"不做空,不借錢,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做不懂的東西。"作爲一名投資愛好者,筆者謹遵巴菲特教誨,做價值投資,不做投機,不去做空。

作爲上市公司,面對惡意做空,一定要積極反擊。拿出確切的證據,邀請第三方公司調查等都是不錯的反擊手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