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鎮江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和昆明市晉寧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鎮江焦山碑刻博物館、昆明市晉寧區博物館、昆明市晉寧區圖書館承辦的“鶴鳴九皋——鎮江焦山碑林藏名碑名帖拓片展”於2020年11月26日至2021年1月20日在昆明市晉寧區博物館展出。

鎮江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昆明市晉寧區文化和旅遊局、昆明市晉寧區書法家協會等相關單位領導參加了開展儀式,開展儀式上,焦山碑刻博物館和晉寧博物館雙方代表分別互贈了《陸游踏雪觀瘞鶴銘》和《馬哈之墓碑》拓片。

本次展覽共展出館藏碑刻精品拓片50件(套)。展覽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展出拓本12件,內容包括鎮館之寶——六朝《瘞鶴銘》石刻以及與其相關的部分石刻:表現六朝書法由隸書向楷書逐步過渡的東晉《劉剋墓誌》、南朝·齊《劉岱墓誌》和梁《蕭績神道柱》,與《瘞鶴銘》書風相近的梁《陶宏景書井欄》;表現《瘞鶴銘》流傳過程中刻本、摹本情況的宋刻《瘞鶴銘》二號石、《壯觀亭舊址瘞鶴銘》;表現歷代文人尋訪《瘞鶴銘》的宋《米芾觀山樵書》、《陸游踏雪觀瘞鶴銘》等。

第二部分精選題刻於焦山崖壁的石刻拓本20件,內容多爲歷代文人墨客前來焦山探幽訪勝之作。《瘞鶴銘》是焦山摩崖題刻的發端,唐刻《金剛經偈句》繼其後,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前來探幽訪勝,留下了大量精美的訪銘題刻,焦山也因此成爲長江下游著名的“書法之山”。所選題刻作者時代從唐至民國,其中包括米芾、賀鑄、張問陶、陶澍、康有爲等名家,書體包括篆、隸、行、楷諸體。

第三部分精選碑林館藏碑刻拓本18件(套),時代從唐至民國,其中既有館藏唐、宋墓誌,也有宋代米芾,明代楊一清、楊繼盛等名家遊覽焦山、互相唱和的詩作,如明刻宋《米芾臨蘭亭序》、明《楊一清遊焦山七律詩並跋》、《楊繼盛椒山詩》,宋、元、明、清73位名家爲蘇軾、文同所繪風竹題跋的全套《澄鑑堂石刻》;還有被清代金石家葉昌熾稱爲“初唐妙品”的反映初唐政治、道教面貌的《魏法師碑》等。

開展儀式後晉寧區博物館、焦山碑刻博物館聯合開展了“弘揚傳統文化 體驗碑刻技藝”青少年拓印體驗活動,讓同學們體驗中國傳統碑刻藝術魅力。展廳裏,數千觀衆聞名前來觀看,場面熱鬧非凡,尤其是我館的鎮館之寶“瘞鶴銘”拓本前,擠滿了慕名前來的觀衆,看的津津樂道。

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原爲晉寧縣)歷史悠久,景色宜人,四季如春,是滇文化的發祥地,滇國都邑所在地,古滇青銅文化的中心,航海家鄭和的故鄉。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鑑而豐富!希望通過本展覽,進一步加強鎮江、晉寧兩地的文化交流,並帶給晉寧廣大書法、碑刻愛好者以美的享受!(焦山碑刻博物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