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河縣着眼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助推旅遊產業發展,從羣衆實際需求出發,加大項目投資力度,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配套設施建設,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效能轉變爲旅遊發展增收致富動能。

“自駕遊這種旅遊形式很自由,很放鬆。可是像我們這樣新能源汽車車主,第一個考慮的就是有沒有充電樁,聽說青河縣建成了比較完善的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我就將自駕的地點投向了青河。”自駕遊客李曉明說。

青河縣立足經濟發展造福人民羣衆的根本,堅持旅遊產業發展拉動內需消費的思路,緊跟市場需求,着眼旅遊發展車流、人流兩大基本要素,順應新能源汽車普及的趨勢,探索“節能+旅遊”發展模式。投資4200萬元在全縣建設16座充電站,145根充電樁。配套建設停車場、雨棚、硬化地面等以及高壓電力改造、電力接入、高壓配電設置、高壓箱變、充電設施及電力電纜等設施,實現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主要公共服務場所基本覆蓋,解除了自駕遊客無處充電的後顧之憂,大批新能源汽車自駕遊客將目光投向青河,帶動了青河縣旅遊發展,實現年吸引遊客54萬人次,旅遊總消費4.17億元。

據悉,一輛普通的1.5排量的燃油汽車加92號汽油每百公里的油耗在40元左右,每升92號汽油5.4元,百公里耗油7.4升,排放二氧化碳17.76公斤。而新能源汽車百公里只需要15度電,充電樁的用電價格0.5元左右。跑完100公里,新能源汽車一共花費7.5元,無二氧化碳排放,真正實現了節能減排。

“對於買不買新能源電動汽車,我猶豫了好久。最近發現縣城一些地方陸續在建公共充電樁,就果斷下單新能源汽車。”私家車車主楊彪說。

另外,青河縣不斷加快建設健全新能源汽車服務產業鏈,精心培養一批技術過硬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維保隊伍,確保充電設備設施安全穩定,爲新能源車主提供充電服務,爲遊客留下清潔、便捷的新能源汽車自駕遊印象,將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轉變爲市域社會治理效能,帶動更多羣衆走向旅遊致富的道路。

通訊員/李曙光 楊瑞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