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一直講跳槽加薪晉級的事,其實羣友中也有創業做了老闆的,其中已知的做得最大的是小黃,2020年的銷售額大概20億元人民幣。

雖然他才初中畢業,但好幾年前就自己去讀了個上海的MBA,我們來看下爲何?他的目的是什麼?有什麼好處?

2004年時,我在上海一家外企做了個小主管,當時認識了供應商的一個初級業務員,就是銷售的小跟班,17歲他初中畢業後就來了上海。

很快他自立門戶,自己在上海開了個貿易公司,跟自己的老東家競爭了。

2014年時,我在上海搞了個聚會,如下是他的視頻片段。所謂十年磨一劍,當時他公司已經年銷售額2-3億。

沒想到他繼續發展壯大,2020年他公司營業額快突破20億了,雖然是傳統生意,但這更是突飛猛進。

我最近投資了機器人項目,還準備建廠,這就要請教他這行業前輩了。還沒聯繫,他昨晚先發來信息說年底聚下,所以纔來個今天本文。

我問過黃總幾次同樣的問題:“做民企老版,最缺的是什麼?”

本以爲他會說是“現金”,但他都說是“可靠的大客戶”。看來客戶不可靠,隨時會換,當然,行情也在不斷變化,唯一不變的當然就是變。

生意做這麼大,肯定各種酸甜苦辣,我在想今年我年底如果開羣友年會,要不要也邀請他來參加下,稍微給我們大多數打工的人來講講生意之道,至少“老闆最缺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他能真實地回答,而不是像書本、媒體、電視上的照本宣科或者冠冕堂皇。真實,纔是美。

當然,拉回來,黃總從17歲初中畢業出來做銷售員開始,到後來自己的公司生意額突破1億時,他居然讀了個上海交大在職碩士,也就是MBA。他說這不是通常所說的MBA,是很多上海交大針對學歷不高的民企老闆,特地設置的一個高升本學位,簡稱CMBA,交大、復旦、同濟大學都有。

別的不談,至少學歷提升了,他又不去求職,但這證書估計他會保存好。

如下是去年我寫財富自由文章時,總結副業案例過程中,列出的他將副業打造成主業的表格。大家參考下。

他這是畢業後不久就做生意了,只是飛單副業很快成了自己的生意主業,更詳細的介紹大家看下這篇《打工,能否實現財務自由?》,其中的最後一個案例“爲生意而生”就是講得他。

本篇不是講學歷如何重要,而是讓大家思考下觸類旁通的思維,接觸你之前沒有接觸的,這才能打開你的思維定勢,這也是初中生做了大老闆後黃總還讀啥碩士的原因。學歷不重要時,好歹你要有學識,尤其對於我們打工的人來說。

思維一定要突破,行動才能跟上。

我最近幫初一的女兒看家庭作業,其中第15課題目叫做《窮人》,27年前我上學時也讀過,作者是托爾斯泰,裏面就講一對窮人夫妻收養了隔壁另一個窮人寡婦的倆孩子,而他們自己本身就已經有個五個孩子。

文章及其小說的中心思想是,批判當初沙俄資產階級的腐朽。但有兩點不足之處:一,他們指望靠別人的同情心,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沒有人會來憐憫你們窮人,因爲你的親友大多數也是窮人,更因爲資本家不可能同情你,無論你講多少遍類似文章《窮人》的故事,也不會博得同情。窮人祈求憐憫,是沒用的。

二,他們並沒有想到如下這個路徑:通過改變自己去改變命運

你全家9口人,都指望唯一的1個成年男人去打魚爲生,那是種靠天喫飯的生計,動不動就吞噬你的生命。

務實一點,你得先去城裏打工,然後有了錢再優化你的工具,跑個黑車也行。

要麼你問你的鄰居漁夫們收魚,壓低價格,然後直接送到城裏最大的餐館,給他們點對點直供,減少中間商,注重品質,提高品牌,這就是生意。

這第二點,引用到今天,實際上就是上文今日的黃總之路。

當然,黃總的路也是艱辛的,但至少他做了老闆還在努力提升,且至少黃總今日已經成了富人。

本文今天講了黃總,又講了窮人,兩者鮮明對照,爲了強調改變,而不是光努力

無論什麼時代,自身的改變是必須的。在當下,如果你不是官富二代,唯有改變自身去突破,這是僅有的逆襲之路,否則只能是窮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