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第三方派遣,也就是外包合同,我講過不少,甚至分析了這種用工形式在中國的前世今生。

《HR說這職位是“contractor”,啥意思?說待遇跟正式工一樣?》

《什麼第三方員工?就是臨時工吧!》

《第三方外包合同工,能不能去?》

《入職後,才發現籤的是第三方外包合同,怎麼辦?》

其實這種最近一二十年纔出現的用工方式,是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產物,越是計劃經濟越是單位跟你直接籤合同,越是不可測的市場因素更強大,則企業越會僱傭外包合同工。

我們國內處於這兩者的過渡期,或者叫做混合期。所以,在中國就業、生活,一般都兩套或者兩套以上系統,搞得線性思維的人一下子難以適應,明顯的就是應屆生剛進入社會的初期,非常困惑,有時莫名所以。

之前我講過,大家談一份新工作,要大致注意下關鍵點,比如你在終面或者談Offer之時,要搞清楚如下15點,我言簡意賅再列一次,這些纔是重點。別在面試過程中,HR問你“還有什麼要問的嗎?”你說“我沒什麼要問的了。”你是沒想起來而已。

一份新工作你需要了解的要點,主要有這幾個:

1,勞動合同跟誰籤?是直接跟咱公司籤,還是第三方外包合同?合同期幾年?

2,我的職位名稱具體是什麼?帶不帶人,帶幾個?

3,我們是五天還是六天工作制?具體是早上幾點上班,下午幾點下班?中間午休多久?午餐自己解決?

4,月度基本工資多少?是不是固定工資?還是“底薪+提成”?

5,能夠寫進勞動合同的每年發放基本工資的次數,是12次,還是13次,或者更多?

6,季度和年度獎金有沒有,分別是多少,能不能寫進合同?

7,報到日期哪天?

8,年假天數,病假天數?

9,彙報對象是誰,職位抬頭,TA手下目前幾個人,彙報的這位領導在不在本地?

10,我入職的該職位上的前任是什麼離職原因?TA幾號離職,還是已經離職?

11,報到通知(Offer)是否有違約金?勞動合同有沒有違約金?有的話各多少?

12,每月發放工資的時間,是當月發,還是下個月,具體幾號?

13,五險一金是不是都繳納?有沒有補充公積金?

14,社保繳納按哪個工資做基數?試用期繳不繳納社保?試用期工資打不打折?

15,有否班車、購房補貼、伙食補助、員工意外險、子女醫療險、分紅和股權激勵等福利?

你別忘了,我們第一條就是問的勞動合同是不是跟公司還是第三方簽訂。很多人入職後才發現是外包崗位,後悔了。

當然,外包合同工、跟公司直接簽訂合同的正式工,這兩者在外企民企的區別待遇並不那麼大,但在體制內福利待遇不同則是非常明顯的

所以,在有機會時,當然要全力爭取,甚至在談報到通知、談工資時,你可以用適當早報到、主動降低薪資要求、提供更高的學歷等條件,來跟HR談到一個正式工名額。

但是,無論體制內外,大趨勢都是減少正式工數量、增加第三方外包用工形式,所以轉正是很不容易的,一般主要是校招正式工,社招的人只能等待漫長的歲月,很多國企你二十年都沒能轉正式工,是正常的。

當然,究竟選不選擇外包工作,主要看如下四點。

一,看你的年齡。

30歲都不到,你擔心什麼穩定不穩定,不是外包的合同你也會跳。

中年人,如果有更好的選擇,可以謹慎考慮外包崗位。外包崗位一般時間短,不能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對於希望穩定的中年人來說,過了一兩年要重新續簽或者重新找工作,這就顯得不穩定了。

二,看你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

體制內,外包的合同也要進。比如,即使不是正式工,但相關的作息時間比如上班時間,每天也就工作幾個小時,中午有些休息到下午2:30才上班。不會因爲你是外包合同工,就給你不同的工作時間。

體制外,就別太在意啥外包和正式工了,體制外沒有編制,無固定期限的正式工也是今天通知你裁員,下午走人。體制外的人還擔心外包,滑稽。體制外裁員都是常態,要個正式工名額有多大作用?

三,看你的就業狀態。

你在職,可以先不考慮外包崗位,其他非外包崗位的Offer優先。

你失業了,失業了還挑剔,又是哪倆字,四個字叫做不識時務。失業了,外包也要去。

四,看工資。

你現在月薪1萬,外包崗位給你月薪2萬以上,可以去。假設你能找到的其他Offer月薪1萬5,則外包給你2萬也可以去。

如果你有其他好幾個報到通知,工資平均比如10000元,則一家外包合同也願意錄取你,後者給你出價12000塊,在體制外還是可以去的。體制內,則選擇10000塊的正式合同工。

社招進入後,如果你特別想轉正式工,你要知道,這種是人事用工制度,你應該去問熟悉的HR,最好問人事經理,他們知道每年有否轉正名額,有多少,什麼時候開始分配到部門,你們部門幾個名額,等等。

所以,儘量別問你的部門領導,部門領導是負責監督和管理你日常工作和業務的人,他們本身並不負責外包還是正式合同事宜。當然,某些體制外企業,不願意給員工加薪,部門領導也用這種正式工名額來誘導手下員工好好工作、積極進取,實際上這是畫大餅的方法,讓你有個期待。

真的能不能轉正式合同,部門領導是沒有權力說了算的。當然,在名額來了後,看到HR推薦的轉正式工名單時,部門領導有否決權。僅此而已。所以,你平時無緣無故不要主動問領導:“我啥時候能轉正式工?”“現在有沒有名額?”

你這樣突然一問,領導會來不及反應,然後告訴你一句“這個我還不知道,我要去了解下”。然後他尤其她根本就不會去幫你瞭解,而是不斷給你穿小鞋,想方設法PUA你。

不信你試試看,這跟你主動提出加薪是一個道理,甚至還不如提加薪,因爲加個幾百塊的工資領導還能隨時做主,但獲得一個轉正式工名額,已經超出TA的權力範圍了。你看下,《提出加薪後,領導一般是答應還是拒絕?》,無論是調查結果還是實際中的情形,都不樂觀。

不過話說回來,體制外的正式工名額可以在談Offer時去要求,也就是談到,已經入職了,則你通過業績表現去爭取吧,屆時一旦有名額領導會想到你,提也可以提,得挑領導高興的時候,比如團隊建設時、年會時、私下小聚時,而不是你試用期就問,或者你個新員工、跟領導還不熟、關係差之時。

體制內的轉正名額,得依據上頭每年的指標下發,機會不多,跟北京戶口分配類似,有時可能還要很強的背景、關係等。更主要的是這個字“熬”。你回老家的央企國企甚至機關事業單位看看,大專畢業在裏面甚至做了領導的,哪一個不是這麼熬出來的。至於校招和考試進去,那是後來的事。

外包員工想轉正式工,能不能問下領導“什麼時候有轉正名額”?

儘量別問,否則等着被穿小鞋;想了解的話,你找HR去。

其他不多言,大家好好工作,多看我的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