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受到我的職業思維影響,或者就是在我本人指導下,進入互聯網大廠BAT、華爲、字節、新浪、美團、攜程、拼多多、滴滴出行、58同城、B站等的人,不談數百,幾十位是有的。

我甚至可以搞個“阿里巴巴幽哥羣友會”,因爲光今年上半年在我指導下就有五六位羣友去阿里報到了,其中進了螞蟻科技的有3位,這仨分別是P6P7P8崗位級別。

沒有用專門的文章來寫,但大家從這篇《我現在才月薪5千,該如何跟華爲、美團、頭條等大廠談工資?》,可以看出來我指導進入互聯網公司的部分心得,首要解決的還是談工資。

再從整個職業人生來看,一開始工資就不能低,應屆生你也儘量年薪別低於10萬,否則出來奮鬥就比較悽慘,浪費青春。

一開始工資就不低,你後面纔有年薪20萬、幾十萬。繼上次講《普通人,年薪如何突破30萬?》之後,我們要知道,大多數人實際上處於《如何實現年薪30萬?》這個階段,今天就講下這個羣體裏面,最困難的人。

爲何是最困難呢?因爲他們的大學不是重點,學校一般也就算了,還讀的是什麼機械或者生化環材等勸退專業,是大家都說的“勸退”這種程度。

你想想看,對於沒有經歷過我幽哥“淡化行業淡化崗位”理論教導的人,他們從19歲上大學開始,一直到39歲即將中年人時,這長達二十年的時間,他都會活在這個專業的“勸退”陰影之中

啥叫勸退呢?一般聽說的叫做“小三勸退”,現在搞得我的專業也要勸退,你說這多麼難過?人艱不拆啊!

不過也確實如此,並不是你想好專業就能獲得好專業的,而這熱門專業一直分數比較高,且每過幾年又換了“熱門”,過去的熱門很可能變爲冷門。

我再次舉個簡單例子,在1997-2007年,這十年有個專業叫模具設計,這專業剛畢業的工資起薪就是其他同學的3-10倍,鶴立雞羣的程度遠非當下的計算機科學、軟件工程可比。

但是,我們很多人的專業是調劑的,比如啥大自然保護專業,還有農學專業等等,包括圖書管理等專業,這些專業中10個人能有一個進入體制內工作就不錯了。

那麼你說,另外9個人怎麼辦?他們只能進入體制外就業,被別人稱爲勸退專業,導致他們謹小慎微、諱莫如深,從來不敢主動告訴別人自己讀的什麼專業

當然,那些國際貿易、市場營銷等等商科專業,實際上畢業後大多數就是去做“底薪+提成”的業務員、銷售員。

其他專業也好不了多少,因爲學校裏的專業設置是十幾、二十年甚至幾十年前安排好了的市場需求則是日新月異每年甚至每月每週每天都在變化的,這裏導致“專業對口”在大多數人身上實際上是個僞命題。成功案例太少,所以就會感覺到自己的專業是勸退,都不用別人說。

幽哥我本篇文章,就是救頂級勸退專業的畢業生於水火。這裏還有個規律,讀“勸退”專業的人,一般也是“家裏沒有關係”的人。

我最近幾年指導很多人進了互聯網公司,改變了他們的人生,隨便舉例,如下是不久前一位本科畢業4年的羣友拿到的互聯網大廠的Offer截圖,大家瞭解下數字。

同時我幽哥的職業思維和廣度也在轉型和擴大,之前一直被說“只擅長製造業指導”的,你那就是扯淡了,但也不無道理,大家別忘了,世界500強中,一半以上可是製造業或者製造業相關。

毫無疑問,我指導的製造業人員更多,本篇就是非常簡單的複製,讓你勸退專業也能逆襲。

假設我是一名二本大自然保護專業家裏沒有關係來自十八線小姑娘,老家還有個弟弟上高二,我會這麼來,給你如下路演下,你參考即可。

2020年6月我畢業,我拼命也要考研二戰一次,所以我此刻正在複習,沒有上班,全力以赴。

2021年過年後,成績也出來了,考上了,我去大城市讀研去,考不上,我去一線城市打工去。

假設沒考上,我2021年元旦做好了簡歷,開始猛投遞如下企業:

廣達、英業達、中達、仁寶、緯創資通、彩晶科技、友達光電、和碩、富士康、昌碩電子、比亞迪、華勤、日銘、日沛、聞泰、立訊、龍旗、歌爾......

實際上就是將筆記本電腦和Iphone拆開來,這些零件有幾千個,總計大概有1萬家供應商,我選擇其中規模最大的前100名,海投。當然,以代工企業居多。

那麼我的工資是多少呢?

我的工資分成三部分。

一,叫做基本工資,大概4000-6000元。

每家不一樣,也可以談,他們不在乎我的專業,他們只在乎我的學歷是個本科。

二,加班費。

這裏大家就可以看下這張表,講工作制的。

港臺和外資以及代工企業,他們一般是六天工作制,是有加班且加班有加班費的。

這跟你熟悉的996不一樣,996不算加班費、加班是你的義務甚至福報,你還要什麼加班費。

不管是啥工作,項目助理、採購專員、研發工程師、質量技術員,不管,我求職時你哪個崗位要我我就來哪個崗位。

我的談判水平一般,我的同學都大多有大半年工作經驗了,我二戰失敗出來求職,理論上我還是個學生思維,所以這4000-6000元的基本工資,我只能談到5000塊。

五天八小時工作制,每週工作5*8小時=40小時,你們代工企業六天工作制,這就是6*12小時=72小時。

72-40=32小時,也就是這加班的32小時中,有12小時是週末,按照平時工資的2倍計算,其餘20小時按照平時基本工資的1.5倍計算,就算下12*2+20*1.5=24+30=54小時的工資。

所以,大家看到沒有,我的加班工資是我基本工資的54/40=1.35倍。我基本工資5000,實際上我每月稅前工資是5000+5000*1.35=11750元/月

當然,轉正後一般還會每月有個500-1000塊的啥績效還是補貼,基本工資5000漲到5500的樣子,所以我的稅前工資實際上是13000的樣子,到手大概11000元。

像如下這位比我大一歲有了接近2年工作經驗的學姐,她就不會談基本工資,且對加班費預估錯誤,低估了。

幽哥給她這個表情:

鼓勵她有進步,說明她目前談到的這個含加班費的8500,也比她現在在什麼培訓班做CC“月底薪3000+提成”、實際上每月入不敷出要有進步。

三,包住宿。

代工企業強調效率,所以一般都包住宿。

我在上海的同齡人一般每月房租1500-3500不等,還算少的,取他們的平均值2500吧,我每月類似省下來了2500塊!

當然,住宿條件是一般的,估計6-8個人一個宿舍,好的4個人。

以上至此,我花了2021年1-3月大概兩個多月,搞定了上海/深圳/北京/東莞的一份代工企業中月稅後到手超過1萬元的工作。

你如果是往屆的我的師兄學姐,工資過低,每月到手才5千不到的,或者你在啥培訓班、小廠、創業公司、小電商、保險公司等底薪加提成甚至倒貼工資的,我看你還沒我這學弟的悟性,我講究實惠,你們講究的是情懷,情懷沒錢啊!

想到手工資高,想去大公司學下系統的流程,你不如學我,進代工企業,他們一般規模都萬人朝上

這一步,我不會待太久,大家一定要避免待得太久,《我居然在臺企待了8年,大家會鄙視我吧?》。具體我來說,我會從2021年3月待到2022年元旦,就開始行動。

從那個元旦開始,我就猛投我們的客戶尤其國內客戶,也投遞我們的外資競爭對手,包括如下企業:蘋果、華爲、三星、小米、oppo、vivo、一加、傳音、聯想、惠普、戴爾、惠亞電子、新美亞、偉創力......

這些企業,實際上是做品牌、做設計,或者叫做ODM做整機的,我不管,我只看錢。

當然,這個過程是漫長一點的,得好幾個月甚至一兩年。目前代工企業上班時間長,還不方便接電話,但即使如此我也要在職跳槽。總之,在2022年內,也就是我畢業2年時,我有信心找到小米、OPPO等給我發來的月薪15-18K的Offer。

當然,我耐心強,我就在臺企好好工作,邊求職邊學習英語,大概花了3年時間,到2023年底時,我在代工企業多拖了一年半,我終於可以進入蘋果公司了,其他英特爾、AMD、華爲、惠普甚至通用汽車、其他行業的巨頭,也給我發來了錄取意向,月薪一般介於16-25K之間。

他們願意錄取我的原因很簡單,一,我本科畢業,學歷到位了;二,我來自知名大公司,知名度和銀行流水到位了;三,畢業後工作的這接近3年來除了工作我就在學英語,我的英語口語到位了,至少是面試口語已經out of problem,也不謙虛,至少我的同班同學目前的面試口語水平,不會有3個人超過我,儘管當初我還是個“學渣”。

至此以上,我從一個勸退專業的十八線的家裏有弟弟的二戰失敗的普通女孩,用了甚至不到3年時間,實現了年薪大致30萬,稅前。這是我的經歷,你也可以達成,因爲據幽哥的統計,他的讀者和羣友中已經有上百人達成了。

現在繼續回神過來,我幽哥不惜年輕了二十歲還變性了,目的就是讓你有個感同身受,有個跨越二十年的勢商。

這是一條完全可以複製的道路,相信你也可以試一試,如果你也缺錢、來自小城市、家裏貧困、在小企業、專業是勸退、不懂流程、二戰三戰失敗、甚至內心迷茫,等等,你都可以試試。

以上大家可以看出來,月薪1萬在於選擇,選擇永遠大於努力;

1萬到1萬5,主要在於加班,願意5天工作制換成6天工作制;

1萬5到2萬甚至2萬5、更高,需要跳槽來達成,具體你的外語要口語大致流利,且目標頂級大廠,無論製造業、互聯網還是非互聯網。

不多說了,本篇實際上是《假如我是應屆生,我會這樣找工作!》的一個深入分支。大家學,要學有用的知識,不是漫無目的學。

本文類似泄露天機,大家好好珍惜,後面知道的人會越來越多,某個大學邀請我去他們就業辦給應屆生講一課,這是遲早的事。但我也會不斷受到HR、企業主、同行的打壓。

以防萬一,大家珍惜職場蛙和幽哥的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