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剛上高中,拼死拼活加上個好運氣上市重點,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結果從一個優越的位置上跌下來;抬頭一看身邊的人個個比你優秀,他們甚至對你的言論見解不屑一顧,心理落差特別大;

對新校園和新同學沒有一點好感,隨後我開始厭學;

因爲我看不到未來,3年太漫長了,剛從一個緊張的環境裏脫離,又進入另一個更緊張的環境裏。

每天渾渾噩噩,吊兒郎當,心裏很難受,可還硬要好好學,生怕辜負父母,又想着憑什麼我不能去爲了自己喜歡的事努力呢?爲什麼一定要墨守成規一直走這條路呢?什麼時候才能爲自己活呢?

身邊沒什麼人傾訴,就憋在心裏,心情挺壓抑的,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過...

(2)

考上好高中,這是一種“好”運氣,說明你內心裏也很嚮往好的結果,想得到好東西;

但是,當你的好運氣在身邊更優秀的人面前顯得不值得一提時,馬上卑微了;

以厭學,自暴自棄,和甩鍋來逃避自己的軟弱。

其次,學習自己的任務,每個人都需要爲自己學,而不是爲父母學,更不是爲任何人去學;

只不過中國式的父母,多數都過度的攔責和承擔,想要爲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更便利的條件,讀更好的學校盡一把力,這讓做兒女的人產生一種錯覺,那就是:我在爲你們而學。

其實,你學不學,學的好不好,和父母什麼關係?

你學和好,學的精,技藝更勝一籌,你未來和別人比拼時,就能相對更容易一些取勝,你的人生相對走的更順利一些;

你不學,什麼也不想學,又有何不可?無非是未來進入社會比拼時,別人總是贏,而你總是墊底;

無論哪個結果,都是你的人生,你承擔,好也是你,不好也是你,和父母無關。

難道不能爲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努力嗎?非要墨守成規走一成不變的道路嗎?

當然可以,人也必須爲了自己喜歡的事情而努力;

如果你到了該努力的時候而找不到喜歡的事情,或者不去努力,那反而是個更大的問題。

但是,在你說出爲自己而努力的同時,你知道自己擁有去努力所憑藉的基礎嗎?還是就想赤手空拳,以一殺百,然後感覺好痛快?

社會競爭可以類比爲一種擂臺比武,你當然可以一招一式也不學,直接跳上去接招;

但是不出意外的話,別人只要一招就把你踢下臺去;

想要好結果,想要贏得比拼,你看着那些優勝者耀武揚威,瞧不起人,你很痛恨;

那你就要先打好基礎,基本功紮實,有了一技之長,此時你上臺去,纔有可能把別人打下臺,你贏得勝利;

這個基本功,就是學生時代的學習。

你必須要爲自己喜歡的事情而努力,因此先要打好基本功,把學習學好;

所以學習是你爲自己而學,而非爲了父母。

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塑造自己,填充自己的內容,賦予自己意義和價值,然後等着那個自己喜歡的那個“我”呈現出來;

那時的你就是自己想要的樣子,那時也就是你爲這個問題找到答案的時候。

你的迷茫無奈,看不到明天自然就消失了。

(3)

很多年以前有部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距離今天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但是依然有啓發意義;

一家老少三代將近十口人蝸居在一個大雜院裏,張大民雖是“老大”,卻是個城市大齡剩男,沒資產沒資源,就連結婚住的房間裏都有棵樹橫插一槓;

老房破舊陰暗,逼仄狹小,每天發生的都是些平常人家的雞飛狗跳。

而看似痛苦的生活環境,張大民卻能始終用貧嘴的方式來化解,用隱忍,豁達,不過分計較化解每一次不大不小的尷尬;

雖然並非充滿陽剛之氣,但卻踏實,溫暖,樂觀,對未來充滿希望;

所以沒能耐的小人物也收穫了人間真情和幸福。

而今天的人,過於強調成功和財富成就,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站在鄙視鏈的頂端俯視別人;

而一旦不能,就無法接受自己的平凡;

不是自卑,就是抑鬱,然後迷茫,頹廢,找不到人生方向。

我們只有想要傲視羣雄的傲骨,卻沒有做平凡人的勇氣;

只有出類拔萃纔是最大的幸福,做個平凡人卻悲觀失意;

但是帕累托法則告訴我們,我們有80%的機率只能做個平常無奇的人;

如果它發生了,該怎麼面對呢?

這成了一個成功路上的死結,如果無法解開,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抑鬱,自卑,自殺。

而其實每一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

能夠通過努力實現自己想要的結果,那是個皆大歡喜的生活恩賜;

而即使努力了沒有獲得想要的結果,也能無愧於心,敢於坦然面對,明白這就是生活真相:你努力了並不能必然帶來好結果;

但是仍然還要努力,捕捉那20%的不確定的機會和好運;

成了,很幸福;沒成,也依然幸福;

畢竟你經歷了。

(作者:韓楓,華東師範大學/法國里昂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歐美企業人力資源總監,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想要告訴我你的想法,歡迎留言給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