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們唯一害怕的是害怕本身——這種難以名狀、失去理智和毫無道理的恐懼,把人轉退爲進所需的種種努力化爲泡影。”

美國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那段時光裏,是美國的“黃金時代”,是“美國夢”的最高體現,那是一個屬於大量中產階級的美國,就業和生產成爲了美國的主題,一個男人的工作收入就可以養活一家子,收入和生活支出的比例非常合理,整個美國都在一片喜悅和幸福之中

▲可口可樂海報

我們需要了解的是,美國的這種繁榮和“美好”的支撐從何而來呢?當時的美國雖然是用舊資本主義的形式發展着自己的經濟,可是美國卻沒有滿足於自己的現狀,美國意識到這樣的黃金時代是不可能一直這樣維持下去的,美國已經開始準備要發展自己的新型資本主義,美國的第一個步驟就是佈雷頓森林體系。

▲美國衆議院場景

美國希望把西歐的國家整合到自己的體系裏,希望自己可以成爲整個西方資本主義體系的帶頭人,希望用“透支”國家國力的方式來讓西歐的這些國家加入到自己的陣營裏。所幸的是美國當時的國力足夠雄厚,自然在那一段時間內是沒有問題的,美國還是可以支撐住的。

▲佈雷頓森林風景

那麼通過美國的經歷我們可以收穫什麼呢?其實有關於美國國家發展的分析的重點並不在於美國的物質條件上,而是要從美國這個國家的發展趨勢,和內在發展規律上的問題,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很明顯的事實,那就是中國的“王朝週期論”體系一樣可以放在美國這一個巨大的資本權力國家上,“王朝週期論”中的論斷完全可以解釋美國發展中的許多問題,我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王朝週期論

關於“王朝週期論”我們一直都不陌生,關於這個理論我們在高中的歷史教科書上就可以看到,我們往往認爲王朝更替,歷史興衰實際上在中國的歷史上是一個週而復始的問題,爲什麼在王朝伊始,忠臣良將數不勝數,到了王朝末年,就都是亂臣賊子大行其道,這難道都是人心道德的問題嗎?這其中有沒有一些內在的規律呢?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和了解歷史領域的逐漸拓寬,我們就會發現,“王朝週期論”實際上不僅僅適用於傳統中國的王朝模式,對於像美國這樣的資本權力國家也同樣適用

▲華爾街街景

“王朝週期論”對於美國這樣的資本權力國家更加適用,因爲“王朝週期論”的所有症狀和表現都可以更加直接地從美國的身上表現出來,從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一直到蘇聯解體的這一段時間正好驗證了“王朝週期論”的全過程。

美國的黃金年代,正是美國國力的巔峯,爲什麼要反覆提及美國這一段黃金年代和當時國力的膨脹呢?

▲大蕭條中的美國

因爲,綜合國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的關鍵,是衡量一個國家是不是一個強國的關鍵標準。也可以說是美國這個社會羣體形式表現的一個載體,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有許許多多的民族、宗教,美國的國力越強的時候,就越是可以容納更多不同的人,雖然今年以來一直有人提出“資本無國界”的理論,可是目前國際的局勢其實是建構在國家主義爲基石的體系之下的,這個時候提出“資本無國界”的理論其實是非常幼稚,甚至是別有用心的,每一個國家都是一個抽象的巨大族權,每一個族權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遊戲規則,所以說這種“資本無國界”的理論實際上是沒有依據的。

一波又起

美國之所以擁有資本的霸權,依靠的絕對不是“資本無國界”的理論,而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和其他國家的差距越拉越大,美國可以把自己的資本陣營膨脹到了非常巨大,讓人一眼看不到美國資本的邊際在哪裏,這樣就催生出了“資本無國界”這樣的理論。

▲納斯達克交易大廳

資本確確實實有着一個最大的便利優勢,那就是資本非常容易兌現,資本就像是水,可以變成任何的形式,但是資本和水一樣,都必須要有一個容器,才能變成理想的樣子。所以說這個容器,也就是資本的載體就變得非常重要,無論是對外投資,還是貨幣之間的兌換,都是把資本像水一樣從一個杯子倒進了另一個杯子,這也就推翻了“資本無國界”的理論。

▲美國國會大廈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這個載體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最好的容器,也就是評價標準就是綜合國力。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美國擁有着最強大的綜合國力,因爲這種國力的強大,美國的載體可以承載的東西,這種承載力也是所有國家中最強大的,這與在之後的發展之中,美國和全世界所催生出的大公司並不是一個概念,是不能放在一起相提並論的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舊照

原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就應該繼續發展自己的經濟,讓自己和歐洲的差距越拉越大,但是美國在這個時候遇到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崛起的不只是只有美國一個國家,還有一個和美國完全不同的國家,那就是蘇聯以及共產主義浪潮的出現。

美國的強大根基於新得到的發展空間,美國的全球戰略把自己的觸手伸到了歐洲、日本以及東南亞地區,這些地區都有美國的軍事存在和勢力範圍,這些地方本來都可以作爲美國進一步勢力擴張的新跳板,美國都可以做出自己新的發展,但是美國很快就被捲入到了東亞的迷局之中去了

參考資料:《冷戰史》《戰後經濟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