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生會覺得“不餓就乾脆不喫,還可以當作減肥”,但其實這樣是不好的喔。雖然飢餓感是身體給你的信號,代表新陳代謝有按照預期的運轉,但這不代表不餓就可以不喫,今天分享給大家正常飲食的觀念,還有飢餓會對我們的飲食習慣帶來什麼不好影響。

1. 飢餓會導致暴飲暴食。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該喫飯的時候不餓,過了幾個小時後卻超餓,結果喫下超巨量食物。人體每3到4小時需要穩定的營養,才能防止新陳代謝減慢,能量驟降、胡思亂想和之後暴食的可能性。你越長時間不進食,血糖水平下降的可能性就越低,從而導致你需要食物中的糖分。

2. 餓也不會讓你變瘦。

就像前面說的,有些人會覺得餓肚子就是減肥,但實際上這種方法不會長久。你或許撐得了幾周,但撐得了幾個月甚至幾年嗎?喫下的卡路里太少,會觸發身體裏的緊急模式,導致它儲存脂肪,燃燒的卡路里也減少,因爲身體認爲它需要自我保護來保存熱量。

3. 肚子餓時,健康飲食的機率較小。

就像巧克力的廣告說的:“當你餓的時候,你就不再是你。”

肚子餓的時候看什麼都好喫,但就算是這樣,火鍋燒肉和健康蔬食餐廳在你面前選時,大部分人還是會選前者吧!總而言之,這種飲食習慣是不會爲你帶來健康的生活方式。

4. 你不能確切判斷飢餓。

身體裏的兩種激素會影響飢餓調節,一種是“飢餓素”會刺激食慾,另一種則是“瘦素”,又名“瘦蛋白”,可以控制食慾。人對飢餓感並不會很精準,尤其在經過節食後,人們會分不清楚身體想要傳達什麼訊息,大腦也會根據生活方式來學習減輕飢餓感,因此有些人一天喫一餐也不會餓,但一天一餐並不正常,長久下來對身體也不好。

5. 飢餓對身體有害。

長遠來看,飢餓對於身體影響是不好的,且會從心理影響到生理。此外,肚子餓的時候,身體也可能會感到不舒服,飢餓可能伴隨的症狀像是,難以集中、肚子痛、頭暈噁心想吐、易怒、睡不好等等。

同場加映:識別飢餓感。

科學家將飢餓分成3種類型,分別是生理、心理和投機主義。當你的胃空空的時候,身體會有飢餓感和對食物的正常慾望。相反的,心理飢餓則是由情緒驅動的,從本質上來說,它渴望的不是食物,而是其他心理感受,例如想要快樂、想要紓壓等等。

最後,投機主義的飢餓感則是指,當你看周圍有食物就會想要把它喫完,這和肚子餓完全無關,只是一種,“有東西喫幹麻不要”的心態。

總而言之,重點在於,不要將“我的身體需要能量”這個概念與另外兩種形式的餓混淆就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