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關於‘膠片電影’的電影故事,早在2007,爲紀念戛納電影節60週年,張藝謀曾拍攝過一部三分鐘的短片《看電影》。從那時起,張藝謀心中便產生了一個想法:拍攝一部屬於膠片時代的電影故事。

這部電影中另外一個重要角色是範偉飾演的電影放映員範電影。生活在今天全面影視化時代的年輕人或許體會不到那個時代電影對於普通民衆意味着什麼?70年代,生活物資匱乏,娛樂活動少之又少,每一次的電影放映熱鬧程度絲毫不亞於春節時刻。

當大銀幕上出現熟悉的歌曲,每一個人都會跟着旋律合唱,集體儀式感撲面而來。電影放映結束後,人們戀戀不捨,一旦影院有動靜,他們隨時準備着再回來。

對於那個年代的人來說,看一場電影就是一次狂歡,是一種如同仰望星空般的憧憬和快樂。

如果電影膠片意外受損,導致電影無法按時正常放映,那無異於是晴天霹靂。搶救膠片,就像搶救一個瀕死的人一樣十萬火急。人們用牀單小心翼翼託着膠片,如同朝聖一般進到影院裏。用筷子挑頭,像晾掛麪似的把膠片晾到繩子上。用蒸餾水沖洗後,再拿扇子扇出徐徐微風。

這一連串搶救膠片的手法,其實都來自於張藝謀自己的親身經驗。

張藝謀和編劇鄒靜之爲這部電影設置了三個人物,並涉及到三種親情關係。一卷膠片拷貝,原本素昧平生的他們被聯結了起來。

張譯飾演的張九聲以一身落魄的形象出現在風沙裏,他的過去被吹得無比凌亂,但他的眼神裏透出一種篤定:他只爲一個目標而來,哪怕換來的僅是一秒鐘的溫情。

張譯爲這個角色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形象,他每天只喫一頓飯,暴瘦20斤,就連導演都擔心他把身體熬垮了。但他明白,只有外形像一個逃難的人,他才能更好地去揣摩角色的心境。

同樣處於困境中的,還有一個叫劉閨女的小姑娘。她跟弟弟相依爲命,由於弟弟惹上了麻煩,迫不得已打上了偷膠片的主意。

一個偷,一個追,電影裏張九聲和劉閨女就是以這樣的關係貫穿始終,但在這場互懟的“戰鬥”裏,他們也因類似的遭遇而彼此心生憐憫。

飾演劉閨女的是今年20歲的劉浩存,她經過了兩年的專業訓練,抓住了那“三千分之一的幾率”,成爲了新任謀女郎。她的表演也成爲觀衆對這部電影最大的期待之一。

張藝謀導演曾說過,電影的技術雖然在變,但是對人的情感、命運和人性的關注是不變的。《一秒鐘》裏就不乏百感交集、令人扼腕的感情和人物命運,對於人性的描摹也足以讓人會心一笑。

範偉飾演的電影放映員,被小鎮裏的人尊稱爲“範電影”,走到哪裏都被人敬重。但是當他遇到一無所有的張九聲,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張九聲的狼性被激發出來,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範電影,也不得不暫時屈從。

儘管範偉如今已是公認的實力派影帝級演員,但他自帶的喜感依然掩藏不住,想必觀衆也會在他的表演中不自覺地笑出聲來。

三個人物,像極了電影放映機上的輪軸,他們三個彼此牽扯,帶動了整部電影的運轉。

張藝說:拍電影是個精益求精的過程,沒有捷徑。要投入,要全力以赴。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這是老化,我信這個。他也說自己不是天賦型的導演,說自己屬於笨鳥先飛這羣人。

在張藝謀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電影近現代的變遷,也深刻感受到他對後輩新人不遺餘力地提攜。也看到了無論國內還是國際上的大型演出,總有他奔波忙碌的身影。爲電影,兢兢業業;爲演出,不遺餘力;爲夢想,忙碌一生。

我爲什麼這麼熱愛電影?《一秒鐘》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