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PUA,是最近網上的新詞,用來表示職場中上級對下級的精神控制。具體表現是,上級通過打壓員工的自信心,使員工產生依賴感,被迫服從上級的權威和羞辱,從而使上級實現對下級的精神控制。這個詞誕生後,由於很多人具有類似遭遇,引起了廣泛共鳴,迅速走紅網絡。

然而,上級對下級的精神控制,並非新生事物,很久以前就存於世間,並充斥在史書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帝王之術。與帝王之術相比,職場PUA只能精神控制少數人,帝王之術則可以駕馭千萬人。因此,對精神控制來說,職場PUA的級別只能等於青銅,帝王之術才稱得上王者。

漢高祖劉邦,無疑便是擅長帝王之術的佼佼者。他出身草根,本是鄉野之中的無賴之徒,卻開創了延續400餘年的大漢王朝,登臨九五至尊之位,所憑藉的便是帝王之術。如果說通過羞辱員工,提高員工的依賴感,是職場PUA的典型表現,那麼,劉邦對於這種小技巧,可謂捻熟於心,最典型的做法,便是罵人。

《史記》中,劉邦罵人多達12次,被罵者中,不僅有自己的老婆呂雉,還有蕭何、韓信等開國元老。按說,一個人被罵,必然會仇恨對方。然而,這些被劉邦罵過的人,不僅對他沒有仇恨,反而更加依賴於他,幫助他率領着鐵騎,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土。

對於這種現象,日本學者佐竹靖彥在《劉邦》一書中認爲,這是由於劉邦出身於任俠社會,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充斥着任俠之風。因此,劉邦的罵人,是真實情感的自然流露,不止有刻薄與憤怒,更有着慷慨與親密。所以,佐竹靖彥認爲,劉邦罵人,與訓犬員做法類似,其中包含了對同伴的熱心關照和對小集團的捨身奉獻。

佐竹靖彥曾是北京大學客座教授,對於中國史有深入研究。他所寫的《劉邦》一書,按照時間順序,講述了劉邦從草根成爲皇帝的傳奇經歷。這一段傳奇經歷,也是他通過帝王之術,讓屬下心甘情願爲自己開疆裂土的精神控制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他用到了三種精神控制工具。

第一個工具:傳說

按照史書記載,劉邦成爲皇帝,上天早有預兆,因爲,流傳着很多他天賦異稟的傳說。這些傳說,有些關於他的相貌出身,有些關於他的人生奇遇,而這些傳說,都在試圖證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必將爲王。關於他的傳說,有以下一些:

1.劉邦的母親叫做劉媼,一次在大澤岸邊休息,夢見與神相遇。劉邦的父親劉太公,找到劉媼時,發現有蛟龍趴在她的身上。後來,劉媼便有了身孕,生下劉邦。

2.劉邦年輕時,經常去酒館喝酒,喝醉睡着以後,身體上方經常有龍盤旋。

3.劉邦起義時,遇到白蟒攔路,便將其斬殺。後來,有老太婆在斬蛇處啼哭,別人詢問老太婆爲何哭泣。老太婆回答:“我兒子是白帝之子,化爲白蟒擋道,卻被赤帝之子殺掉了。”

4.秦始皇巡幸天下時,看到東南方有天子之氣。劉邦聽聞後,起了疑心,自己躲在了芒碭山中。呂雉去尋找他,總能把他找到。劉邦非常奇怪,詢問呂雉。呂雉說:“你所到之處,總是漂浮着一團雲氣”。

類似傳說還有很多,但意思大致相仿,那就是劉邦是貴人,不僅有貴人的出身,還有着貴人的面相。以致會相面的呂公,看到劉邦,就要把呂雉嫁給他;而懂得面相的范增,看到劉邦,則要求項羽除掉他。雖然范增逆天行事比較奇怪,但史書中如此記錄,卻也讓人明白用意所在,那就是爲了突出劉邦的高貴,而不是爲了表現范增的愚蠢。

對於這些傳說,佐竹靖彥在《劉邦》一書中認爲,這是劉邦、劉太公,以及呂雉的呂氏家族,在意識到劉邦具有英雄的素質時,便開始積極地在夥伴中間製造一種氛圍,那就是大肆渲染劉邦是天命所繫。如此一來,劉邦成爲皇帝,便如同牛頓看到蘋果落地,成爲了不可違背的自然規律。作爲肉體凡胎的芸芸衆生,自然也就要遵從上天的抉擇了。

第二個工具:禮儀

很多人對於劉邦的評價,是“慢而侮人”,意思是傲慢而喜歡侮辱人。他喜歡罵人,便是“慢而侮人”的典型表現。除罵人外,他召見他人時,還喜歡洗腳,這對古代禮儀來說,是對他人極大的不尊重。

在召見酈食其時,酈食其便看到“沛公方踞牀令兩女子洗足”,也就是坐在凳子上,張開雙腿,讓兩個婢女給他洗腳。酈食其因此問劉邦,他是想幫秦國打敗諸侯,還是想幫諸侯打敗秦國,如果想打敗暴虐的秦國,就不該以傲慢之禮會見長者。劉邦隨即逐走婢女,對酈食其以禮相待,並請酈食其上座。酈食其看到劉邦知過立改,因此心生敬意。

劉邦在會見黥布時,黥布同樣看到“上方踞牀洗”,再次看到了洗腳的劉邦,這使黥布感覺受到莫大的侮辱,幾欲自殺。但是,後來黥布回到劉邦爲自己安排的住所,發現住所的佈置和飲食,與劉邦處於同一等級,這才明白劉邦對自己極爲器重,因此大喜過望。

這兩則小故事,即表明了劉邦的粗野無禮,但同時也讓人感覺到,在劉邦的“無禮”之中,並非真的無禮。在《劉邦》一書中,佐竹靖彥認爲,劉邦並非不懂禮儀,他只是對呆板的禮儀表示厭惡,因此,爲了構築自己在同伴間的優勢地位,他在無意之中獨創了一種獨特的禮儀體系,那就是獨屬於劉邦自己的任俠禮儀體系,將任俠社會中頭目與下屬的關係帶入了人與人之間日常的社會關係之中。而這也就是劉邦的“無禮之禮”。

劉邦的罵人,便蘊含在這種任俠禮儀體系中。只是,這種“罵人”的禮儀,是劉邦身爲任俠集團頭目,並且在日後升格爲皇帝的特權,也只有他才具備這種資格。

儘管劉邦使用並享受着自己這一套任俠禮儀,可以隨性罵人,可以洗腳會談,甚至會朝儒生的帽子裏撒尿,但是,如果這種禮儀方式與原有禮儀發生衝突,並可能爲自身帶來損失時,他還是會積極地採用原有禮儀。因此,在會見酈食其並遭到斥責後,爲了防止人才流失,便及時調整了禮儀策略,並因此得到了酈食其的認可。

第三個工具:價值

劉邦集團的大多數成員,都與劉邦一樣,來自社會最底層。樊噲,是屠狗賣肉的屠夫;夏侯嬰,是給縣衙趕車的司機;韓信,是到處蹭喫蹭喝的一介平民;即使蕭何,也只是縣衙中的普通書吏。然而,這些原本被社會鄙視的人,卻最終功成名就,留名青史。他們的成功,其實也就是在劉邦的率領之下,達到了人生價值最大化。

劉邦知人善任,他曾經說過:“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從這句話中,我們能夠體會到,劉邦具有強烈的自知之明,他十分清楚自己的短處,無論是戰略謀劃,還是行軍打仗,他都稱不上專家。他的武力值,與項羽相比,更是存在着青銅與王者的差距。但是,他卻能夠把當時天下最頂尖的專家組織起來,與項羽抗衡,並最終擊敗項羽。這就是領導力。

佐竹靖彥在《劉邦》中感慨,劉邦確實牢牢地籠絡了部下們的心,他們可以爲了劉邦赴湯蹈火。這是劉邦無與倫比的制勝法寶。而這些人之所以能夠爲了劉邦赴湯蹈火,就是因爲,他們都能夠感覺到,正是劉邦賦予了他們生命的價值。

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劉邦能夠人盡其才,人盡其用,恰恰是能夠看到他人的價值,並且能夠將這些價值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這就是一種知己的力量。所以,將屬下的能力激發爲最大化,讓他們攀登以往不敢奢想、無法企及的人生高峯,併爲之感覺到不枉此生,這纔是帝王之術的最高境界。

同樣,實現員工的人生價值,也應該是職場之中的領導者,最應該努力的方向。而不是靠着打擊員工自信的小伎倆,讓員工墮入職場PUA的噩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