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0日上午,2020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主論壇在廣州舉行。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發表了《共創信息服務新生態 共拓數字經濟新藍海》主旨演講。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

四點發展趨勢思考一是信息通信業加速深度融入國家發展的“大局”。

要實現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目標,就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將自身發展放到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中去思考謀劃,更加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合力拓展中國這個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

二是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呈現“五縱三橫”的“大勢”。

“五縱”是指新一代信息技術向基礎設施、社會治理、生產、工作、生活5個典型場景加速滲透,推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湧現;

“三橫”是指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帶來的線上化、智能化、雲化3大共性需求,正逐步成爲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產業級、社會級平臺通用能力。

在“五縱三橫”推動下,預計到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將從2019年的35.8萬億元增長到65萬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超10%,信息服務業收入規模將從2019年的9.7萬億元增長到20.4萬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超13%。

三是創新驅動成爲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的“大計”。

通過對勞動、資本、數據、技術等生產要素的融合配置,實現了對傳統要素價值的放大、疊加、倍增,產生了全新增長機理。

四是生態共創開拓信息服務跨界協同的“大道”。

面向廣闊的信息服務領域,開放合作纔是打開未來的金鑰匙。

“五縱三橫”

將進一步深化創世界一流“力量大廈”發展戰略,全面實施“5G+”計劃面向新發展階段,中國移動將進一步深化創世界一流“力量大廈”發展戰略內涵,以推進數智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爲主線,全面實施“5G+”計劃,加快建設成爲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主力軍,推動信息服務融入百業、服務大衆。

一是建設“信息高速”,佈局品質一流新基建。

1.網絡規模邁上新臺階。加大5G投入,積極推進共建共享,發揮頻率協同優勢,集約高效擴大建設規模,2021年實現全國市、縣城區及部分重點鄉鎮良好覆蓋。完善“3+3+X”數據中心佈局,累計裝機能力提升至108萬架,夯實數字化發展基礎。

2.網絡能力邁上新臺階。加快網絡雲化、業務雲化、能力雲化,深化雲網、雲數融合、雲智融合、雲邊融合發展,構建移動雲差異化競爭優勢。融合打造多場景多形態物聯網服務。一體推進網絡安全研發運營,實現態勢可感、安全可視、風險可控。

3.網絡體驗邁上新臺階。推動端到端自動化網絡切片、上行增強等技術成熟應用,提升廣連接、低時延、高可靠等定製化網絡體驗。利用切片技術構建相對獨立的專用網絡,保障公衆網絡安全穩定、行業支撐敏捷高效。

二是運營“信息高鐵”,拓展豐富多彩新應用。

1.豐富“融合”產品。構建“全千兆+雲生活”服務體系,拓展娛樂、教育、醫療、養老等多樣化居家信息服務。佈局工業、交通、醫療等行業關鍵平臺,加強細分領域規模推廣。

2.提供“個性”服務。加速5G行業專網產品化落地,構建“專網+平臺+應用+終端”一體化能力,實現功能定製、服務分級、按單點菜。加強品牌建設運營,爲品牌注入權益、服務、積分等基因,提升品牌認知度和用戶歸屬感。

3.塑造“便利”感知。打造“全產品融合、全渠道融通、全平臺融智”的新型營銷服務體系,滿足用戶多場景一站式數字消費需求。推動網格化運營與智慧社區建設有機結合,助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

三是打造“智慧中臺”,釋放數智發展新能力。

打造能力“聚寶盆”:

技術中臺是能力中樞,沉澱運營商特色IT、CT能力,聚合優質AI、區塊鏈、雲等能力,賦能業務中臺、數據中臺。

數據中臺是能力基礎,匯聚全量跨域高價值數據資源,推動數據由資源向資產、資本轉變,支撐技術、業務中臺。

業務中臺是場景化能力封裝,統一邏輯、統一規則、統一界面,通過對業務能力的沉澱、共享、複用,敏捷滿足用戶的需求。

共享能力“金富礦”:

堅持“引進來、走出去”,開放合作建中臺,促進內外能力融通互促。

實施攬月計劃、築巢引鳳計劃等,探索數據、技術資本化合作新方式,聯合挖掘商業化應用新場景,打造業界領先的產業級服務體系。

開放一站式服務的智慧中臺統一門戶,輸出可複用的數據服務和共性能力,賦能各行各業轉型升級。

四是構築“創新高地”,共創前沿引領新技術。

優化研發機制。完善“一體四環”科技研發體系,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堅持外引內培並重,充實首席科學家、首席專家隊伍。

攻關核心技術。發揮“扁擔效應”,堅持應用導向,聯合產業鏈加大重點領域研發力度,加強基礎能力研究和儲備,推進R17及後續標準制訂,促進端到端產業發展。

強化產研協同。積極與科技創新型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共建合作平臺,廣泛匯聚社會創新力量,推動科技成果共享與技術人才互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