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信息时代带给我们的除了生活上的便利,还有隐私的泄露。

圆通“内鬼”泄露40万条个人信息

近期邯郸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联合邯郸市永年区公安局成立的专案组近期侦办的一起案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该案件揭露圆通快递有“内鬼”通过500一天的价格把自己的员工系统账号租给了不法分子,最终导致40多万条个人信息被泄露,涉案金额高达120万。而这些个人信息则被倒卖至全国及东南亚等电信诈骗高发区,目前这些“内鬼”已经遭到了警方的逮捕,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图片来源:新京报贝壳财经

针对此事圆通官方很快发布了声明,表示此事为旗下网点自发的行为,总部在7月底就发现了网点有异常行为,随后立即报案,最后表示“以后将更好的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涉及用户信息安全的违法行为。”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然而这种“与我无关,全程甩锅”的声明,遭到了部分网友的质疑,毕竟这也不是圆通第一次卷入信息泄露事件了,早在2013年《法治周末》就曾报道圆通泄露快递信息,如今再来一次,也难怪网友不满。

随后圆通并未在针对质疑进行任何回应。

无处安放的隐私

翻看微博上对于此事的网友评论,不难发现除了对信息泄露的愤怒之外,也有部分网友无奈的表示“信息泄露早已经习以为常了”。的确,在这个大信息时代,大家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隐私泄露的情况。

读大学的时候,报考一个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不出三天必定可以收到推销参考书或者相关培训的短信或电话。等你通过了考试,一时兴起去券商开了一个户,不出三天你又会收到各种荐股的电话,他们会告诉你有高人指点,只要你加入他们的微信群即可免费获得这些服务。等你三番四次的拒绝了他们,在股市上开始了你的投资之路,这时候各种贷款电话又会找上门来,“贴心”的询问你是否需要融资融券或者小额贷款。

如果你忍无可忍,在电话里询问对方到底从哪里获取到你的资料,他们就会回复你“哎呀这些都是公司统一提供的信息,我自己也不知道呢亲,给您造成的困扰我们深感抱歉”,然后下次换个人继续打给你。

上述的场景想必能让很多朋友都觉得感同身受。在无奈接受了隐私泄露这个现实之后,有不少朋友内心开始好奇另一个问题——我的个人信息到底值多少钱?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正如标题写的一样,一分钱都不配。据新京报的记者潜入买卖群获取到的资料显示,十万条的个人简历只需要40元,分摊下来这张记载着你的姓名,出生日期,电话,工作经验,技能信息等信息的简历,别人获取的成本连一分钱都不到。

如此低廉的成本,无疑为不良分子利用他人信息进行诈骗提供了便利。

如何破局

我们现在身处大信息时代,想要依靠个人能力来防范隐私泄露无疑是不切实际的,必须依靠国家治理。

所幸的是在这一点上,国家已经出手。10月21日,全国人大法工委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从草案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次国家将信息泄露违法的成本大幅提升。

图片来源:中国人大网

草案提出,企业出现相关违法行为最高可对其处以5000万元以下或上一年度营业额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同时要对直接责任人处以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可以想见,等法案正式实行之后,必定可以有效的打击信息泄露的乱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