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合者,不以山海爲遠。

對於青島而言,2020年的關鍵詞中不可或缺的便是工業互聯網。5月16日,青島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報告中提出,青島將加快實施互聯網攻堅行動,立足青島製造業基礎與品牌優勢,青島將深入推進互聯網應用,加快打造工業互聯網之都。

從規劃到佈局,從方案上升到城市重大戰略,而後的青島,舉全城之力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作爲國內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先行區,在嶗山區這片創新熱土上,誕生了全球三大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的海爾卡奧斯平臺,目前已聚集3.4億用戶和390多萬家生態資源。

創新是嶗山的傳統和基因,鼓勵創新是推動嶗山率先走在前列的必然選擇。

在嶗山區,創新的星火從未停止。打造工業互聯網高地,爲何是嶗山?

發展,是一座城市永恆不變的基調。

王清憲書記曾在《中國日報》專訪中表示:青島既是東部沿海發達城市、黃河流域的經濟出海口,又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還承擔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提升核心城市競爭力、發揮港口門戶城市優勢等國之重任,在“大循環”和“雙循環”中都具有“雙節點”價值。

應時而生,順勢而爲,青島打造工業互聯網之都,可以說是“時事造戰略”。

而開啓“戰略北進”,實施“七大行動”的嶗山區,將在青島打造工業互聯網之都的征程中提供強勁助力。

2019年,嶗山全區生產總值增長7.4%,完成了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7億元,在山東省137個縣市區中位列第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26.6%,這個數據意味着嶗山區17年來達到的最高增幅。

近年來,以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爲代表的“國字號”科研機構相繼落子嶗山,在爲嶗山不斷引入人才技術、資金產業等資源的同時,也在助力嶗山區打造工業互聯網創新區。

10月,嶗山區出臺《關於健全鼓勵創新長效機制的意見》,意見內明確支持工業互聯網賦能百業。對區內企業與卡奧斯等工業互聯網平臺開展合作的,給予一定補貼;設立工業互聯網產業基金,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對落戶區內的國家級綜合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以補貼、股權投資、提供免費辦公空間等方式給予支持。

9月,2020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嶗山論壇在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生態科技館召開。

而這,只是嶗山區起勢發展工業互聯網萬千努力的幾個縮影。

建區20多年來,嶗山已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家級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等國家級名片。這裏湧現出了一批全市首推、全省首創、全國領先的經驗和做法。

創新的基因深深地融入到了這個城市的血脈,成爲推動這座城市發展的不竭動力。

目前,嶗山區正全面實施再次創業,開啓“戰略北進”,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產業、旅遊產業和大健康產業。今年,嶗山區共有規模以上企業24家,1-7月總營業收入預計爲41.25億元,同比增長約5.7%,青島市1-7月營業收入預計爲112.6億元,同比增長2.3%,其中嶗山區佔比超過三分之一。

新技術的發展,通常需要經歷三個過程:概念引領技術方向,技術驅動創新發展,應用促進行業發展。

衆多企業落戶嶗山,以平臺賦能產業發展,然後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助力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這樣一個良性循環已經在嶗山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決心之下初見端倪。聚焦三大領域,完善工業互聯網生態

一座正在創業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獨角獸”,這是青島。作爲一座開放的城市,“流動貫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古語云:水流則清,人動則活。工業互聯網,就是讓數據“流動”起來,而平臺思維作爲一種互聯互通互動的網狀思維,其核心因素則就是開放和創新。

這就與嶗山區一直以來的發展思路不謀而合。

作爲全球(青島)創投風投中心建設的主陣地和青島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核心區,嶗山區發揮創投風投和政府引導基金的“雙輪驅動”作用,實施“市場+政府”雙向資本賦能舉措。發揮政府引導基金的關鍵帶動作用,設立總規模200億元的股權投資引導基金、2億元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5億元的創新創業引導基金,搭建起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平臺,解決創新創業融資難題。

通過創投風投機構引進高端新興產業項目,規模500億元的科創母基金將撬動近400億元規模的高端科技產業化項目落地。

嶗山區委常委、副區長劉大川在2020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嶗山論壇上致辭指出,嶗山區成已爲青島科技創新引領區、新興產業策源地,已具備“工業互聯網創新區”的條件實力。平臺共享是嶗山區打造工業互聯網生態的主要方式,生態賦能是嶗山區推動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的基礎,嶗山區要借力青島市‘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新風口,聚焦三大領域完善工業互聯網生態,統籌資源頂格推進,平臺賦能打造生態,科技驅動產金融合,勾畫工業互聯網發展藍圖,擦亮“工業互聯網創新區”的新名片,讓嶗山成爲企業、資本、人才和技術的聚集地,形成“喬木”參天、“灌木”茁壯、“草木”蔥鬱的工業互聯網“熱帶雨林”。

7月15日,青島科技大學青島工業互聯網學院舉行揭牌儀式,11月3日,青島工業互聯網學院首期總裁班在青島科技大學正式開班,標誌着青島建設“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完成“四鏈合一”閉環,高質量人才鏈將補齊工業互聯網建設短板。

在嶗山,海爾卡奧斯、特來電新能源股份以及其他職業教育、房車、建陶、紡織、農業、模具、機牀、服裝、食品加工等15個行業生態,覆蓋全國12大區域,在20個國家得到複製推廣。

人才、技術、資金、產業在嶗山區這片熱土上開始循環往復的發光發熱。

爲百業賦能是工業互聯網的價值所在,這是嶗山過往的成績,也是打造工業互聯網產業聚集高地的底氣。

未來,嶗山區將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提升、新興產業壯大工作,打造工業互聯網引領區、創新區、共贏區,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爲基礎和核心,推動企業上平臺、用平臺,打通供應鏈、產業鏈,通過線上開拓市場,充分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爲企業賦能,打造工業互聯網產業集聚高地。加大區內企業挖潛力度,全面梳理疑似規上工業企業、近兩年落戶的軟件信息及互聯網產業相關重大項目、高新技術企業、營業收入千萬元以上企業,建立“小升規”培育庫。

搶抓風口,深耕創新。一條“至臻至善”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路徑愈發清晰。嶗山,亦將爲助力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而乘風破浪、永不止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