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IGITIMES塗翠珊

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研究團隊結合低成本的LED與染料開發出一種光纖傳感器,能夠伸縮並檢測物件的壓力、彎曲、張力,掌握物件的變形狀況。這項感測技術能爲軟式機器人與擴增實境(AR)應用提供觸覺功能,藉此提升系統探索世界的能力。

康乃爾大學有機機器人實驗室(Organic Robotics Lab)於2016年開發出一款伸縮傳感器,可透過光波導傳送光線,再利用光電二極管檢測光束的密度變化、判斷物體的變形狀況。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便是以此爲基礎,再以硅基分佈式光纖傳感器爲靈感,開發出能透過波長偏移檢測溼度、溫度與張力等性質變化的感測技術。

然而硅纖維較難與軟式及伸縮式的電子裝置兼容,因此研究團隊利用一組聚氨酯彈性核心,打造了伸縮式光導多模式感測裝置(SLIMS)。其中一個核心是透明的,另一個核心則內含吸收性染料,並與LED相連。每個核心都搭配了一個紅綠藍感測芯片,記錄光程的幾何變化。透過這種雙核心設計,傳感器檢測的變形範圍便可增加。

研究團隊還將傳感器與數學模型結合,藉此區分不同的變形狀況,並準確定位變形位置與規模。

另一方面,一般分佈式光纖傳感器需有高分辨率的檢測設備支援,但SLIMS傳感器只要藉由低分辨率的小型光電設備便能運作,因此不僅成本較低、容易生產,也便於與小型系統整合,例如安裝在機器人手上。

SLIMS傳感器也可作爲穿戴式裝置使用。研究團隊設計了一款3D打印手套,每根手指都裝有SLIMS傳感器。SLIMS收集到的數據會透過藍芽傳送到軟件,實時重建手套的動作與變形狀態。

研究團隊目前正與康乃爾大學的技術授權中心合作申請技術專利,希望未來能將這項技術應用在物理治療及運動醫療上。

此外,VR與AR的沉浸感營造相當依賴動態捕捉,但目前觸覺技術的運用仍相當罕見,而SLIMS傳感器的問世可望改變這種情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