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性员工居多的电力生产运维一线,瘦弱娇小的王莉佳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执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情怀,凭借着精湛的技术技能、无私奉献的言传身教践行着电力人的责任与担当。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重庆共有45人获全国劳模荣誉称号,王莉佳就是其中之一。

王莉佳 受访者供图

万家灯火的“拼命三娘”

今年42岁的王莉佳是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分公司空港变电运维班班长,高级技师。1997年8月,她告别校园,成为了界石堡变电站的一名变电运维值班员。

电力生产运维一线在不少人看来是男人干的活儿,为何女孩选择入行?“那时候没太多概念,于是误打误撞进了这行。”王莉佳回忆,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到界石堡变电站报到,一进场,“滋滋滋”的电弧声十分刺儿,粗粗的电线管……看到这样的工作环境,王莉佳自己也不明白,为啥进了这行。

“既来之,则安之。”王莉佳这样安慰自己,沉下心来,钻研进去,她渐渐发现,这行并不枯燥,还充满乐趣。

“喜欢思考,爱提问,工作又很细致。”这是王莉佳师傅对她的评价。

从1997年至今,江北电网变电站数量增长了五倍,达到60多座。王莉佳先后累计参与完成了17座新建变电站的验收投运和50余项变电站扩容、主设备更换、无人值班改造等重点技改工程,点亮了万家灯火。

工作中的王莉佳 受访者供图

变电站的“忠诚卫士”

这些年,扎根一线的宝贵经验让王莉佳明白“要把设备维护好,必须和设备交朋友”。如今,王莉佳所在的空港运维站所负责变电站达到了23座。

为使班组职工在工作中能做到有据可查,她对自己多年运维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并结合设备情况分变电站编写了专业技术规程、重特大事故处理应急预案30余册,累计180万字。

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为减少停电对居民、企业的影响,重要停电检修工作往往都安排在凌晨,检修送电工作一干就到第二天的黎明。遇到重大保电任务,王莉佳必会亲自梳理细节,提前做好保电设备隐患排查,做好保电期间特殊巡视、应急响应的安排。

人和变电站是一座有着220千伏的枢纽站,周边既有机场、也有轨道交通,变电站有着重要的负荷,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影响重大。冷却系统是设备的保护装置,如果出现故障,1个小时内没有修复好的话,变压器就会跳闸,然后造成大面积停电,后果不堪设想。

“人和变电站冷却系统故障,你赶紧到现场!”某天清晨,王莉佳在上班路上接到单位打来的紧急电话,她立马将车停下,换上爱人当司机,她在后排争分夺秒一边换装,一边与现场电话沟通,爱人将她第一时间送到现场,在1小时内成功抢修,未造成停电事故。

王莉佳检查变电站设施 受访者供图

“传帮带”让薪火传承

近年来电网售电侧改革稳步推进,王莉佳立足变电运维,在2019年重点攻坚2座增量配网试点区域220千伏变电站的建成投运,在验收中严格把关,发现并整改了设备缺陷60余项,实现了该两座220千伏变电站零缺陷投运,助推两江新区增量配电业务售电侧的改革

她还带领团队积极推动在尖山等12座变电站加装主动干预消弧装置27套的新技术应用,主动分析新装置的运行数据并积极与厂家人员探讨,发现设备软件上的缺陷,促成厂家对主动干预消弧装置进行两次软件升级,使新技术在实践运用中收到较好的效果,有效避免了多起电缆烧损故障。

此外,该团队主动承担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实践,积极参与国网首个云边协同多站融合项目在110千伏沙沟变电站的投运,为全国多站融合联网运行奠定示范效应。

作为公司技术专家人才,王莉佳十分注重团队能力的提升,她帮助新进员工拟定培训学习计划,定期对学习情况进行考评;她从工作中的问题出发,带领大家搞创新,不断攻克各类难题。

2011年,“王莉佳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她提出“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必新、不利于生产工艺的必新、影响优质服务质量的必新、因循守旧的管理方式必新、不利于企业团结和谐的必新”的“五必新原则”。在她的带领下工作室已输出创新成果109项,获国家授权专利105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

此外,由王莉佳主持研究的“用于环网柜内的设备停送电的操作头”“一种室外变压器呼吸器防雨罩”等六项课题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指导研究的移动式安全告警装置获重庆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全面的推广和运用。

来源:重庆发布文字:周小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