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1月可以說是電視熒屏“災難月”,開播的三部大劇沒一個不捱罵的:《雷霆戰將》被罵到停播,張一山版《鹿鼎記》被羣嘲到人設幾近崩塌,王大陸李沁的《狼殿下》更不用說,號稱“消失的大陸”。

一片喧囂之中,一部老劇悄悄開播了。

這部劇就是閆學晶主演的著名農村瑪麗蘇劇——《劉家媳婦》!

這部劇可不得了,2019年於央視8套首播,之後各大省級衛視輪播,頂級流量的作品都未必有這待遇。

該劇現在遼寧衛視重播,從下午13點一直播到16點,徹底滿足了廣大農村中老年的觀劇需求。

關鍵是收視率還不錯,省級衛視同時段排名第23。

但劇的質量實在不敢恭維,劇本簡直就是胡謅八扯,邏輯基本沒有,劇情推動全靠編劇的“上帝之手”。

男主角劉大海有個年輕漂亮又能幹的女朋友鄺玲,人家長這樣:

倆人感情也很好,然後轉折來了:女主角三朵病了,劉大海思量再三決定跟三朵結婚!

爲什麼?因爲倆人定了娃娃親,不結婚別人會罵他陳世美

我說這位20來歲的劉大海同志,你是從秦始皇陵刨出來的兵馬俑嗎?這也太“做舊”了!

不這樣沒法弄,一個三朵一個鄺玲,正常情況下你選哪個?

男主角所在的後牛村,在有磚窯的情況下居然還是個貧困村!

大哥,8090年代的農村啥概念啊,有產業的寥寥無幾,有磚窯你給我整貧困村?

趕上颳風下雨糧食減產,村民還能從鄉鎮領救濟糧,還不止一次!

別人都往上交提留(年輕人沒聽說過)你能領救濟糧,你擱這開粥廠呢?

後牛村的麥子,是秋天收割!

把收麥子當成秋收,你咋不起義呢?

秋收秋收,收的是玉米,小麥6月份就收完了!

三朵家開酒廠大嫂去收糧,收回來的糧食發黴還碎,隱隱約約還冒沼氣:

你就是叫王思聰下村收糧,這種糧食他都不可能收!

劇情各種離譜搞怪就不說了,最要命的是女主角,太瑪麗蘇了!

女主角梁三朵,那也是個老牌“聖母”了,“好”的都沒底線了。

大嫂二嫂那個壞啊,壞到家了,挑唆梁三朵婚事鬧着分家,看病不出錢騙老頭錢往酒裏灌水,一看公司有困難立馬吵着退錢。

壞成這樣, 梁三朵都不計較,二嫂欠債她幫着還,大嫂家房本她幫着要回來。

我直接好傢伙!

自己家的“八斤”酒,被人惡意套牌、搶注商標、惡意收購,梁三朵不爭不搶,說人家也不容易,我去種果園吧。

欺負到你頭上了還能這樣!這都違法了知道嗎,告他啊!

村子裏誰家有事梁三朵肯定摻和一腳,小孩發燒大人離婚老人住院,梁三朵有錢給錢有力出力,簡直菩薩娘娘下凡。

對“惡人”梁三朵慈悲爲懷宛如菩薩,對真正對自己好的人就不一樣了!

鄺玲不計“奪夫之恨”,讓出市場幫梁三朵賣酒。

結果梁三朵不光不感恩,還幫鄺玲的競爭對手做強做大,說這是“原則”!

你看病人家拿了20萬!你就這樣對待人家?

這都什麼玩意兒啊,這能看?

像這種劇閆學晶拍了不下10部!

最出名的除了《劉家媳婦》還有《豆腐西施楊七巧》《蘭桐花開》《俺娘田小草》。

有意思的是《豆腐西施楊七巧》最近也在重播:

不得不承認,這種低級無腦的農村瑪麗蘇劇還真有廣闊的市場!

問題是這種劇問題太大,從人物塑造劇情走向到價值觀輸出思想性藝術性,都爛的一塌糊塗!

首先,這種劇極大誤導了外界對農村的看法。

《劉家媳婦》釋放出來的信號就是農村人不是蠢就是壞,要麼像梁三朵,善惡不分做事毫無原則,愚昧落後,要麼像大嫂二嫂大姐夫,壞到冒煙,爲蠅頭小利陷害家人。

其次,“毀三觀”的價值觀輸出荼毒農村中老年。

農村中老年人最愛看這種劇,看着看着就信以爲真,覺得年輕人就應該像梁三朵這樣,無原則的孝順對別人好。

“我就是拆你婚姻毀你事業敗壞你名譽我也是你爸,你得孝順!”

“千錯萬錯都是子女的錯,沒有父母的不是。”

看着電視再看看一塊看電視的兒子兒媳婦,當時就來氣了:看看人家梁三朵,再看看你!

把無條件的“孝順”“善良”當成唯二的做人標準,這無疑是一種思想上的禁錮,價值觀上的扭曲。

同時,這種劇也在荼毒青少年。

像《劉家媳婦》這種農村瑪麗蘇劇慣用的套路就是“傻白甜”女主如何用善良征服家人競爭對手,最後獲取事業上的成功。

把“愚昧”當成善良,把“不分好歹”當成包容謙讓,這本身就是極大的誤導,而把“善良”和“成功”兩個完全不存在因果關係的概念硬扯在一塊,就更會誤導青少年了,以爲“善良”纔是成功的不二法門,其他都是“歪門邪道”。

對於青少年我們更應該灌輸“競爭”意識和“權力”意識,屬於你的東西一定要把它拿到手,屬於你的權力更不容任何人踐踏!

我們總不能把所有的農村小女孩都培養成梁三朵這樣低眉順目的小媳婦吧。

所以像《劉家媳婦》這樣的農村瑪麗蘇劇,到底還要播多久?請放過農村,放過老人,也放過孩子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