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分泌問題

癌症在發作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影響到身體各個功能,其中內分泌功能受到影響之後,就最容易導致腹瀉。這種情況多見於各種腺體或者是器官的惡性腫瘤,因爲在腺體以及器官的功能受到影響之後,就會出現內分泌紊亂的問題,這樣就會導致腸腔內有太多的液體分泌,這些液體影響到了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也就導致腹瀉。

2、感染

感染是導致腹瀉的一大主要原因,因爲癌症是患者的身體抵抗力及免疫力明顯下降,這樣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細菌的影響。細菌進入到腸道之後,就會引起感染性的急性腹瀉。

3、抗生素引起

在癌症的治療過程中,會使用一定的抗生素來避免患者出現各個部位的感染症狀,但是抗生素並不是針對有害細菌進行殺滅的,會同時將腸道內的正常菌羣完全殺死,這樣就會導致腸道菌羣失調,影響腸道消化功能。所以使用抗生素也是導致腹瀉的主要原因。

4、放療

放療主要就是針對癌變部位進行放射治療的一種方式,但是這種方式治療會損傷到局部的皮膚以及黏膜,尤其是腸道黏膜容易受到損傷,這就會導致放射性直腸炎。患上放射性直腸炎的時候,患者就會長期出現腹瀉症狀。

5、手術影響

如果是腸癌的患者,是需要進行一部分腸管切除手術的,這種情況下就會影響到腸道正常功能,在進行手術之後,由於食物消化時間縮短也就會導致腹瀉。

4、化療

化療對身體的副作用比放療更大,因爲主要是通過化學藥物對癌細胞進行殺滅,這樣就會影響到局部的正常功能,尤其是會增加胃腸道的分泌,也就破壞了腸道的液體平衡。這種情況只要暫時停止化療就能夠明顯好轉。

5、併發症導致

癌症患者是很容易引發各種併發症的,如果發作併發症的時候影響到了局部功能,就比如胃腸道的消化功能,就很容易導致腹瀉。常見的也就是消化系統的併發症,可能會引發各個部位的炎性改變,或者是急性病變導致的腹瀉。

6、癌細胞轉移

如果癌細胞轉移到了腸道部位,就很可能會造成腸癌,腸癌發作的時候早期也就是明顯的消化道異常症狀,其中也就包括腹瀉,並且這種腹瀉不容易得到控制,會長期出現。

腹瀉是癌症患者都容易出現的一種情況,所以在發現腹瀉的時候就要及時的進行辨別,找清楚原因才能緩解。雖然比起癌症來說腹瀉並不嚴重,但是長期腹瀉也是會危及生命的,所以需要患者及時引起重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