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27日電 (記者 應妮)如果杜甫有手機,會發生什麼?

在26日的第五屆騰雲峯會現場,當這個腦洞大開的問題被拋出來,全場發出一陣笑聲。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開玩笑說,很可能杜甫1/4的詩是不用寫的。比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都是在講地理、空間和時間上的阻隔,要是他有手機,就能隨時跟好友微信視頻聊天,打破空間的阻隔。甚至他有20多首詩作都在想念他的好兄弟李白,放到今天,一個微信通話就搞定,甚至還有可能因爲聯繫多了,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技術促成連接的努力仍將一往無前,但與此同時,必須意識到這種連接的‘流動邊界’在哪裏,這也恰恰是科技需要和人文、人性對話的地方。”

第五屆騰雲峯會以“流動的邊界”爲主題,十多位來自文化藝術、科技領域的大咖齊聚,一起聊聊“科技+文化”。

論壇現場。騰雲峯會供圖

關於技術與文化的連接,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錦華認爲,互聯網時代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分衆時代,而在全球範圍之內流行的疫病,又帶來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即:我們被迫終止流動。於是,一邊看到互聯網創造了一個全球前所未有的連接和流動,另一邊則是不同次元之間絕對的疏離和陌生,網絡上各種矛盾被迅速簡化、激化、白熱化。這種紛爭又很容易蔓延到網絡之下,以諸如人肉搜索的方式直接侵害現實空間。

“連接與隔離,交流融合與疏離對抗,這就是今天全新網絡生態所置身的現實”,戴錦華說,在這樣的分衆文化結構當中,有沒有可能“次元破壁”,達成一種新的流動和連接呢?

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表示,疫情期間,科技推動文化打破了時空的邊界。世界各地的藝術家雖隔離在家,卻能通過視頻等方式,一起合作開音樂會。藝術和文化突破了邊界,更打動人心。騰訊微視和央視共同發起的“同心戰疫”系列短視頻活動,就收集到26萬條加油短視頻,播放量超10億次,創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同時,騰訊這些年做的互聯網+敦煌、故宮等新文創努力,正是在嘗試“次元破壁”。

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副會長王石則透露,文促會用26年承擔一本“新書”的寫作。這本書,就是新白話文版《二十四史》。之所以說是新書,不僅因爲註釋是原本的兩倍,更因爲“它表達了當代人對中國歷史的認識和看法”。王石相信它將爲學界和大衆提供一種認識歷史的工具。歷史會幫助每一代人認識自己,這也是需要不斷向前看的過程。這,正是當下與歷史的再度連接。

那麼,“文化+科技”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

著名歷史學家、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葛劍雄對此的回答是,近年來強調的中國文化、中國特色,對外傳播時同樣需要轉化爲產品和服務。包括遊戲在內,恰恰能更有效地形成中國文化軟實力,更有利於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中國知名網絡小說作家、閱文集團白金作家唐家三少則以自己的經歷爲例,認爲網絡大大降低了文學准入的門檻,作者可以隨時發佈並立馬得到讀者的反饋和支持,這極大促進了創作生態的繁榮。而中國的網絡文學更是不斷通過自身豐富的故事性走向世界,同時不乏作品被改編成動漫、電影、遊戲等其他形式。

恭王府博物館館長馮乃恩也表示,網絡文學從個人表達逐漸衍變爲中國文化的一種表達方式,這正凸顯了“文化+科技”的力量。他透露,恭王府博物館正在跟騰訊合作,未來將會用全新爾科技形式去呈現歷史文化,通過文化的力量和需求,反向來促進科技的進步,這也是我們應該給予“文化+科技”的一種期望。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名譽主席韓啓德與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著名作家阿來、騰訊量子實驗室負責人張勝譽共同展望了人文科技的未來。“科學在改變這個世界的同時,也在不斷改變、顛覆自己。科學,毫無疑問需要人文的駕馭;而科學與文化,終將戰勝愚昧與區隔”,韓啓德鄭重地說,全場響起熱烈掌聲。(完)

【編輯:房家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