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米輸給皇馬後,輿論界針對國米主帥孔蒂的批評浪潮加劇。

有個前提:因爲解僱孔蒂的經濟成本實在太高,因爲疫情影響國米財政狀況並不樂觀,所以藍黑軍不會輕易考慮換帥。但有三件事證明,孔蒂自己,有些擔憂

其一,孔蒂的賽後懇談會

有心人注意到,國米與皇馬,孔蒂的賽後採訪,來得比其他比賽要晚幾十分鐘。

期間發生了什麼?

原來,孔蒂把自己、教練組成員和部分球員關在更衣室裏,進行了一次長時間的談話,並且,沒有任何經理、高層介入其中

談了什麼,不得而知。

記者在門外沒有聽到咆哮聲,所以可能不是在吵架。

但這證實,孔蒂擔心他對更衣室的掌控已經鬆動,他很清楚,無論他年薪多高,只要他掌控不了球隊,那麼只能下課。他盡力去挽回,也是因爲他預感不妙。

爲什麼孔蒂會有如此擔憂?

那些孔蒂的人迷,不是把他描述爲是令旗一揮,三軍用命的絕對更衣室霸主嗎?

因爲第二件事:孔蒂強調的侵略性和戰鬥精神,正在成爲把球員推到悲慘境地的推手,這肯定會讓其他球員心有餘悸

有很多沒看比賽的人問:皇馬打國米,怎麼會是中後衛納喬衝上來製造點球?

原因很簡單:皇馬從2分13秒開始控球傳遞,從左路打到右路,再從右路打到左路,來回轉移了很多次,一直到4分37秒製造點球,這長達144秒的時間裏,國米都無法斷球。皇馬的“溜猴”讓國米防線在移動中漏洞百出,球員心浮氣躁,開場4分鐘就已心理疲憊不堪。

別說皇馬中後衛敢壓上,即使門將衝出來,國米又能怎樣?球都摸不到!

孔蒂賽前反覆強調,要求球員踢出“侵略性”,但他又無法在戰術上組織起整齊劃一的逼搶,面對對手多人的小組傳遞,個人的鬥志血勇,能有什麼用?

這一戰,真正做到了“侵略性”的是兩個人——巴雷拉在144秒後實在氣不過,上了身體,送了點球。比達爾在30多分鐘被對手統治比賽後火氣沸騰,喫了紅牌。

這兩人是國米“執行力”最強的兩人,卻淪落至此。

意媒擔心的是,孔蒂的要求,誰執行的堅決,誰就成爲“背鍋俠”,這會讓後續比賽裏,更多的球員感到害怕、擔憂。一旦多數球員都因此而變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在執行戰術時打個折扣,那麼狀態危機,就會變成心理危機,甚至內部危機

所以孔蒂啓動內部懇談,也是因爲他知道,狀態危機固然可怕,但多重危機才更可怕

其三,重罰比達爾。

比達爾此戰拿到愚蠢的紅牌。

裁判嚴苛,這是事實。

但無論怎樣,比達爾在裁判出了黃牌的前提下還要湊近去抗議,甚至與裁判有輕微肢體接觸,拿到紅牌,後續被追加停賽,都是咎由自取。

意媒將其描述爲:孔蒂指着比達爾救命,但被背叛了。

比達爾是孔蒂愛將,賽後,孔蒂沒有對比達爾進行批評,而是抨擊裁判毀了比賽。

《米蘭體育報》、《羅馬體育報》卻證實,國米將在內部對比達爾進行高額罰款

這證明,事涉原則問題,國米決策層不會因爲孔蒂的態度而手軟。

把這三件事連起來看,就不難理解孔蒂在擔憂什麼了。

衆所周知,在意甲,一名教練在三種情況下,下課概率不小。

其一,成績差。

其二,成績差還不變通,拿不出辦法來。

其三,成績差,沒辦法,還喜歡抨擊老闆同僚,批評球員。

但必須指出,犯了上述三者,不是下課概率最大的情況。

真正下課概率最大的是:教練失去了對更衣室的掌控。一旦如此,爲了球隊,別無選擇

有個細節證明,孔蒂雖然嘴上表示國米一切正常,並無危機,但他心裏並非這麼想的。

孔蒂素來注重風度,從來都是對形象、儀容、服飾一絲不苟。歐聯杯決賽巴內加嘲諷他的假髮,他能氣的失去理智,可見一斑。

但如今的他卻連鬍子都顧不上颳了,他也知道,國米踢成這樣,他什麼都不做,會砸招牌

然而想做點什麼,與能不能做到,是有區別的。

他的懇談會,能有用嗎?效果如何?打完皇馬後,國米馬上要打苦主“綠巴薩”薩索洛,就是試金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