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前10月保險行業保費收入接近4萬億元 車險保費單月同比縮減42億元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公佈了2020年1-10月保險業經營數據。數據顯示,前10個月,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9608億元,同比增長6.68%。

其中,健康險作爲增速較快的險種,依舊保持了較高的增速,同比增加16.63%;而車險作爲財險的主要險種,雖然同比增加了3.8%,但是受9月份車險綜改影響,單就10月單月來看,車險保費收入爲618.77億元,卻同比下降了6.43%。

健康險保費同比增長16.63% 數據顯示,前10月,保險行業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9608億元,同比增長6.68%。其中財產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0048億元,人身險實現保費收入29560億元。

在人身險業務中,最受關注、增速最快的依舊是健康險。具體來看,前10月壽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1395億元,同比增長5.08%;健康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7162億元,同比增長16.63%;人身意外傷害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004億元,同比下降1.08%。

可見,在人身險業務中,健康險的增速依舊是一枝獨秀,而健康險的發展離不開監管層持續的鼓勵以及險企的大力推動。近年來,銀保監會不斷從制度層面持續推動健康險發展。2019年末,新版《健康保險管理辦法》正式頒佈。新規突出了健康保險的保障屬性,強化了消費者權益保護、健康保險專業化經營及風險管控等。

據悉,健康險由重疾險、醫療險、長期護理險和失能險四大險種構成。四個險種承擔了健康診療各個階段的不同功能,互爲補充。其中,重疾險近年來已成爲人身險公司的主流產品。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健康險保費收入增速逐年上升。2017年,健康險保費收入4389.46億元,同比增長8.58%;2018年保費收入5448.13億元,同比增長24.12%;2019年保費收入7066億元,同比增速升至29.7%。今年前10月,雖受疫情影響,但健康險收入依然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在這次疫情之前,消費者對於買保險的認識主要停留在個人認知方面,也就是想買纔會去買,如果不想買的話,誰都無法促使消費者改變決定。”新一站保險網董事長國婷麗在此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消費者、尤其是互聯網消費者此前的消費心理是很明確的,也就是自我決策能力很強,不太會受網紅或者其他外在因素的影響,但是疫情的爆發,讓消費者的觀念進行了改變。國婷麗認爲,健康重疾類的產品依然會成爲消費者的剛需,而且相對於其他金融產品來說,新的年輕的保險類產品一定會成爲有消費能力的消費者的首選。

車險保費單月同比減少42億元 在健康險保費高增的同時,財險機構中的車險業務卻出現了下滑的態勢。前10月,財險公司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1506億元,同比7.17%。其中,財險業務的主要險種機動車輛保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6827億元,同比增長3.82%。

值得提的是,雖然車險業務依舊保持了正增長,但是受車險綜合改革的影響,10月單月的車險保費出現了同比下滑。數據顯示,2020年7-9月,單月車險保費均比2019年高出不少;但10月,2020年車險保費相較2019年同期下滑了42億元。具體來看,2019年10月,機動車輛保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661億元,2020年10月,機動車輛保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619億元。

對於這一數據變化,業內人士均認爲跟車險綜合費改有關。9月19日,由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正式實施。不過,由於車險綜改落地時間較短,但彼時保費影響還未顯現。隨着車險綜改進入深水區,其給行業帶來的影響越來越明顯。

這在上市險企的保費數據中也有所體現,根據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兩家披露的車險數據,2020年前10月,人保財險實現車險保費2187.01億元,同比增長4.1%,前9月該數據爲增長5.34%;平安財險實現車險保費1622.29億元,同比增長4.99%,前9月該數據爲增長6.05%。從單月保費數據來看,兩家財險巨頭保費增長雙雙轉負。具體而言,人保財險10月保費爲194.17億元,同比下降7.15%;平安財險爲151.57億元,同比下降4.26%。而兩家公司9月的單月車險保費均爲正增長。

《每日經濟新聞》從業內反饋瞭解到,對於多數車主而言,車險綜改後的車險報價較此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少數車主表示有所上浮,以達到讓車險價格與實際風險更加匹配。“這次車險綜合改革力度之大、影響之深遠,可以說是前所未有。對此,大家明顯感受到了兩個變化,一個是價格優惠了,第二個是各家公司的定價能力不同,也造成了報價的不同。對保險公司和中介公司來說,更多的是更好的識別風險,這纔是未來能夠利於市場不敗之地。”在泰康在線成立五週年的論壇上,泰康在線副總裁左衛東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