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政策收緊、從中央到地方主管部門對砂石產業逐步重視起來,砂石開發不再是被忽視邊緣產業,國有平臺企業進軍砂石行業已成爲一種常態。 央企、地方城投、交投、建投紛紛發力砂石骨料領域,砂石產業集中度提升迅速,市場競爭越發激烈。

近日,湖北省當陽市三橋-棋盤山礦區建築石料用灰巖礦採礦權以掛牌方式出讓,當陽市建投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以3.105億的價格成功競得,平均資源成本約4.5元/噸。

本次拍賣的採礦權礦區位於湖北省當陽市三橋村,拍賣出讓建築石料用灰巖礦資源儲量爲6957.53萬噸,礦區面積0.3379平方公里,出讓年限14年,最終成交價格爲31050萬元。

據砂石骨料網瞭解,競得人當陽市建投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系當陽市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當陽市同創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共同出資創建。當陽建投目前還在建設棗林礦區 時產1000噸以上灰巖砂石骨料生產線項目。

其實,砂石規模化、規範化發展背後,項目開發對企業融資能力與成本、政策處理能力的需求迅速上升,成爲影響項目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而不可否認的現實是,當前國有企業在此方面具有優勢。

目前大量國有平臺公司早已開啓了企業化運營之路,尋找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天經地義。在行業迎來整治風暴、全新一輪大型砂石礦權投放的關口,國企全面進軍自身具有比較優勢的資源類砂石產業便順理成章。

與此同時,我國各項砂石開發技術與裝備快速成熟,現存的一批技術能力一流、運營能力強大的民營砂石企業與全新進入的國有企業則存在極強的互補性,混合所有制砂石企業的出現也是大勢所趨。對傳統砂石企業來說,認清行業現狀、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纔是踐行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