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高峯過去,張一山版《鹿鼎記》的豆瓣評分略有回升。從2.6上升到了2.8,眼看就有過3分的希望了!

這麼多年的看劇經驗告訴我們:衆口難調,再好的劇也有人不喜歡,再爛的劇也總有人欣賞。

但似乎這次的《鹿鼎記》除外,幾乎沒人試圖給他翻盤。可能是因爲找亮點的難度太大吧!

倒是網友的吐槽水平被刺激得,簡直日新月異、就要與太陽肩並肩了。

印象最深的說張一山是“鞏漢林附體”、說“《西遊記》是人演猴,但這次是猴子演了人”……

張一山本是個挺有觀衆緣的演員,卻因爲這一部劇險些把之前《餘罪》時積攢的那點口碑都給倒貼進去。

不過《鹿鼎記》的導演很有良心,在回應中曾主動背鍋。表示“如果一定說他有問題,那也是我的問題,與演員無關。”

只可惜沒用。

他說張一山是演技扛把子這句話卻又成了“把柄”——這是嫌網友吐槽的還不夠嗎?真能把人氣笑了。

一般的電視劇不好看,那不看就是了。可偏偏這是個經典IP,不給個說法似乎很難過去。爲此很多人追劇不是爲了劇情,而是想看有沒有新槽點。

張一山受到的吐槽最多,所以張一山的態度很引人關注。

之前張一山有過回應,說是自己也是有意地把這版韋小寶塑造成卡通和搞笑風格。還說自己也有演不好的時候。

其實這是在電視劇上映之前,張一山去年還在拍戲的過程中做出的回應(難道拍攝過程中就有點心虛?)。

最近又有媒體電話採訪了張一山,對網上的差評他也做了正面的回應。

1、播出版和導演版出入太大。

還記得第一集劇情的跳躍式發展嗎?

前一秒茅十八還威脅着韋小寶,下一秒兩人就成了兄弟;開播5分鐘韋小寶就進京、10分鐘就進了皇宮。

張一山也沒想到,他們拍的原本是80集的導演版,最終呈現的作品濃縮成了45集。

這樣就改變了整部戲的節奏,有些劇情就變了味。比如韋小寶進宮之前的戲份他們之前拍了七八集的量,結果現在就剩下了幾分鐘。不跳纔怪!

2、我很坦然。

既然是翻拍過那麼多次的經典,如果再拍那總得拍出一些自己的風格,所以張一山也在努力嘗試突破。

他表示,自己想挖掘出一些戲裏“更深層”、“好玩”的東西,他也的確做到了,可惜因爲剪輯播出的原因觀衆看不到。

而正是因爲感覺觀衆看到的和自己創造的不是同一個東西,所以在面差評的時候張一山表示:“我心裏其實是很坦然的”“我只是替觀衆遺憾”。

的確,冷靜下來看一下,這部劇拋去張一山的表演不說,光看劇情也是夠人喝一壺的。不該光讓人家自己背鍋。

首先劇情濃縮有刪減,但卻減的不是地方。

前面韋小寶進宮之前給弄成那樣,都不如直接用畫外音做介紹更容易讓人有代入感。後面有的劇集卻又顯得拖拖拉拉進展緩慢,都有點不知所云的感覺。

就像刻畫韋小寶和建寧公主的愛情戲那部分。哥們看《鹿鼎記》難道是爲了看愛情戲嗎?

其次是一些細節的處理漏洞太明顯。

比如張一山的嘴被堵住這場戲,不知導演能不能搞清楚“被布堵住嘴”和“嘴裏含塊布”有什麼區別。

這樣看起來,顯然當初人家導演的回應並不是在發揚風格。人家實話實說了,只是沒引起注意而已。

總之這三點集於一身:導演把控、張一山“猴精猴精”的表演方式、再加上劇情的縮減。看來那句俗話說得對: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只是,你覺得誰的責任更大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