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摔跤在我國有幾千年的歷史。清康熙指揮善撲營小廝,巧用中國跤術智擒反臣鰲拜、三國時張飛佯裝與士卒摔跤騙過敵人的故事都源自摔跤。長期以來,在北京撂跤更是人們喜歡的羣衆體育運動。

2020年12月19日,“崑崙決中國跤挑戰賽”第二期比賽將在安徽銅陵北斗星城再度打響。爲了能讓大家更好的感受中國跤的魅力,瞭解這一項目,爲此,我們對“中國跤王”李德順老師進行了一次簡單的採訪,請他爲我們科普一些在中國跤比賽中一些常見的技術動作和專業術語。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比賽中,按壓對方眉口之間的面部或咽喉或抓對方頭髮者、將對方抱起使之失去控制能力,仍將對方頭朝下垂直下摔,有意傷害對方者、使用反關節動作有意傷害對方者等皆爲比賽犯規動作。

【人物小記】

李德順14歲起便跟隨家父李振仙習練中國跤,1978-1988年底,十年間一直保持着北京市冠軍的位置,而且在全國大型比賽中多次取得冠亞軍的成績。2002年,與胞弟李德仁創建“北京雙雄跤館”。2008年,雙雄跤館遷址到首都體育學院,同年創立“雙雄爭跤”賽事。可以說李德順對於中國跤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採訪的最後,李德順老師真情流露,他表示:“感謝崑崙決,也感謝姜總,可以爲傳統體育,爲中國跤做出如此大的貢獻,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希望崑崙決中國式摔跤比賽可以越辦越好,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參與進這個項目,來感受這個項目,並愛上這個項目。”

燕青智撲擎天柱,李逵壽張喬坐衙,燕青打擂爭跤王!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中國跤,瞭解中國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