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雪峯

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的特質是和合精神,《老子》有言“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這是從宇宙根源和萬物化生的角度對“和”的洞見;

《論語》中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是從世事人倫和仁義德治的立場對“和”的闡揚和發揮;

同樣,佛教講求利樂有情,因緣和合,以自身心性修持爲契機,實現人間佛教的慈悲和樂。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其魅力就在於亙古不變的和合精神。和合者,方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內觀己心 外察世界

和合精神是一種價值理想。“和”的本義是聲音相和,音韻和暢,進而引申爲對宇宙萬物生生不息的內在節律的直觀洞察和深切體悟;

“合”指百般形相匯合口中,上下砥礪,氤氳新生,進一步抽象爲直面事物矛盾的根本性,從而在衝突中實現融合的生命智慧。

“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和合精神承認事物的多樣性和多元化,追求一種和而不同的生存語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現生命的意義和可能性。

和合精神並非一種同質化的價值訴求和意義武斷,整個世界也非單一、同一和唯一的存在狀態,而是呈現爲一種錯綜複雜、包羅萬象、異彩紛呈的生命景象。

和合精神是一種自然人文法則。人文世界的屬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共生共存的關係。

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外內和同,上順天道,下中地理,中適人心”,從天道、地道和人道三者的協和共生角度化解人與自然的相異性和矛盾性,把人與自然的衝突置於一個更宏觀的宇宙大道的視域中,從而完成天地人三者之間的圓融互通,達到一種人與自然的和合境界。

同樣,在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係中,和合精神是一種道德理性和人文關懷,人不能獨存於世,人的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只有在關係中才能實現人的主體性價值,當然關係本身也意味着矛盾和衝突的必然性,和合精神正視關係內在的衝突性,並在此基礎上實現矛盾對立的統一和融合,最終達到和合之境。

無論是在社會倫理、心理結構、價值觀念,還是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方面,中國傳統文化都浸潤並彰顯着和合精神,歷久彌新,不斷實現着天地人的和合共存。

和合精神是當今世界的一種普世價值,也是全球化發展進程中的普世倫理,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內核,是實現平等、公正和開放性對話的基礎和前提。

啓迪多元思維

和合精神不僅是中華民族的世界觀、人生觀,也是中華民族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積累總結的實踐智慧。

和合思維具有淳樸、平實、渾厚與自然的特質,注重道德倫理的親和性,追求生命審美的自然與祥和。和合精神,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道德智慧內核,也是德性修養的契入方法和門徑。

相比於西方的知識理性思維,和合思維從整體把握事物,在對立矛盾中實現辯證統一,與現代邏輯思維中的正反合推理論證具有同構性。

中國自古講究和而不同的生命觀和價值觀,首先承認事物存在的多樣性和複雜性,而不是用一種前提假設對整體世界進行規束和制約,和合是一種全然開放的道德語境,這也更加彰顯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一種道德自信,成就了中華文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兼收幷蓄的文明交流的開放姿態。

正心正舉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崇尚以和爲貴,和合精神已經成爲中華文明的精神氣質和實踐操守。無論是對整個宇宙大道的思索,國家之間的互學互鑑,還是社會層面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以及個體層面和善良知的德性修養,無一不滲透着和合精神的時代價值和精神意義。

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中國傳統文化講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從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出發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愛護自然,保護自然,同時也就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

協和萬邦的國際觀:中華民族愛好和平,崇尚以和爲貴,“親仁善鄰”,尊重文明的多樣態,在彼此尊重互助的基礎上,相互合作,彼此借鑑,謀求共同發展,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國家之間的互信互助,互學互鑑。

和而不同的社會觀:君子相交,和而不同,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要尊重彼此的獨特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個社會能否保持良性的發展態勢,不是取決於“一刀切”的價值判斷標準,而是在尊重社會生態多樣性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各領域對話的可能性,在對話的過程中,尊重個性,達成共識,這是現代社會治理的和合境界。

人心和善的道德觀:中國傳統的人格理想是做君子,養“浩然正氣”,君子具有仁愛精神,從自身修養上下功夫,“反求諸己”,“爲仁由己”,然後纔是“推己及人”,“修己安人”,遵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進路。

撥迷見智 開啓自在之門

和合精神不僅是一種宇宙觀,也是一種道德觀,是天道與人道即天人合一的精神,具有理想與現實辯證統一的價值取向。

和合精神不是孤懸於廟堂之上的“玄思冥想”,也非沉落於江湖的“世態情長”,而是在高下遠近之間取其“中道”,保持一種“中庸”的生命姿態。

和合精神也並非一種道德上的“犬儒主義”和“模糊主義”,它同樣具有明晰的邏輯理性和思維的張力,是衝突與融合的辯證過程,最後實現二者的超越性轉化,達到和合之境。

和合是天地萬物存在的依據和原因,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和合的生命場,因緣和合,相輔相成。在這樣一種動態的、辯證的生命系統之中,萬事萬物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着生命信息的交換和轉化,這是一種心靈充實愉悅、心緒平和恬淡的人生境界,是一種人和而天和,人合而天合,人樂而天樂的天人和樂的生命福祉。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文章版權歸本平臺所有 轉載請聯繫“正心正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