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收取的是申購贖回費用,C收取的是銷售費用

我們在看基金的時候,通常會看到基金尾部帶有ABC,其中A主要有兩重意思,而C通常只有一重意思。

在分級基金中,通常將母基金分爲A級和B級,A級借錢給B級去投資,定期收取B級的利息。因此,分級基金中的B級是槓桿型基金,需定期向A級支付利息,而A只是貸款方,與B是借貸關係,定期收取利息——A級通常是中低風險基金,而B級則通常是中高風險甚至高風險基金。

但至2020年底,我國將不存在分級基金,即基金尾部的A通常只有一種意思,就是收費模式。

在收費模式方面,基金尾部帶有A的基金,說明它有兩種以上收費模式,必然存在另外一隻C的收費模式,否則基金尾部就不需要帶A。比如大多數基金沒有帶A和C,因爲它的收費模式只有一種,要麼是收取銷售服務費,要麼是收取申購費和贖回費。

貨幣基金基本都是C類收費,即收取銷售服務費。所以,你看到的貨幣基金基本不存在申購和贖回費用。也正因爲它只有一種收費模式,貨幣基金也就無需在尾部加個C。

同一基金有A和C收費模式,選擇哪隻比較好呢?

你去比較同一基金的A和C類收費的淨值,會發現A類收費的基金淨值往往高於C類收費的基金淨值,這是爲什麼呢?

顯而易見,在長期投資中選擇A類收費對投資者更有利,淨值相對更高,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

A類收取申購和贖回費用,它是一次性的。而C類收取的銷售服務費,是按年計算的。

以天弘餘額寶貨幣市場基金爲例,它的銷售服務費爲0.25%。

假設天弘餘額寶貨幣市場基金有A類收費,打一折申購費用爲0.1%,兩年以上贖回費用爲0。

那麼投資者持有兩年A類收費基金,就可以節省0.25%*2-0.1%=0.4的費用,增加0.4%的收益率。若長期持有,再往後就可以每年都增加0.25%的收益率。

在主動型偏股基金中,C類基金的銷售服務費往往要高於0.25%(甚至高達0.5%,而被動型指數基金收費往往低於0.25%),多年累計下來,同一基金的A類和C類收費的淨值就會拉開距離——C類的淨值低於A類的淨值,長期投資應當選擇A類,短期可適當地選擇C類。

比如你的投資期限爲三個月,主動型偏股基金假設銷售服務費爲0.25%,申購費用爲0.1%,三個月內贖回爲0.5%,那麼購買C類的收費爲0.25%/12*3=0.0625%,而購買A類的收費則是0.1%+0.5%=0.6%,兩者相差近10倍,自然是選擇C類更有利。

選擇A類還是C類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投資期限越短選擇C類越有利,投資期限越長選擇A類越有利,具體選擇C類還是A類應當根據具體情況來定。

但這裏有建議,需要保持流動性的資產應當選擇C類,比如貨幣基金(通常沒得選),今天存入明天取出不受申購贖回費用的限制,只需要按天支付相應的銷售服務費便可(除貨幣基金之外,其他的C類收費7日內贖回都需被收取1.5%的贖回費,這一點需要注意)。

這裏扯一下天弘餘額寶貨幣市場基金,不管是管理費託管費,還是銷售服務費,在業內都是相對較高的收費,也意味着它的7日年化收益相對較低——這三者費用加起來每年高達0.3%+0.08%+0.25%=0.63%,相當於目前7日年化收益率的1/3,這也就爲什麼支付寶總是讓你買餘額寶的原因了。

需要長期投資的資產應當選擇A類,比如債券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包括指數基金)等,投資期限通常較長,而C類收費相對較高,投資幾年下來可以省下一大筆銷售費用。

C類的銷售服務費固定不變,而A類的申購費通常打一折,在0.1%左右,而贖回費逐年遞減,兩年以上基本不收費。

因此,A類和C類之間是存在邊際的。當短於某一期限選擇C類更有利,而長於某一期限選擇A類更有利——具體的邊際期限是多少,可根據具體收費情況去計算,選擇最合適的收費模式基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