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一則網絡傳言曾刺激了很多金城醫藥的投資者。有媒體稱,山東金城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城醫藥”)正在建設一條200噸/年的尼古丁生產線,投產後利潤將十分可觀。

半年後,金城醫藥對此事終於有了回應。

11月27日,金城醫藥發佈公告稱,公司正與下游客戶就尼古丁項目的實用性進行技術層面交流,且項目正處在建設期。基於前期市場調研,公司認可下游市場蘊含的潛力,但最終市場規模及盈利水平尚難以準確預估。

然而,在這次姍姍來遲的回應前,金城醫藥股價已經歷一輪暴漲,兩個月翻了一倍多,第一大股東曾通過減持套現超10億元……

在股東頻頻減持以及業績不佳的情況下,金城醫藥的股價並沒能維持在高位,自7月底開始持續下滑。11月28日,金城醫藥報收於21.44元/股,已較最高點折半。

一則新聞引爆股價

據瞭解,上述網絡傳言始於網絡上一則關於金城醫藥的文章。文章稱,“金城醫藥2350t/a醫藥系列中間體項目以技改手段優化企業產品體系,延伸出尼古丁、頭孢他啶系列中間體、呋喃銨鹽等療效效果顯著、毒副作用低、性能更加穩定的新產品”。

隨後,有關金城醫藥要涉足尼古丁項目的信息,在當地政府網站、深交所互動易、股吧等網絡論壇上持續發酵。更有券商在投資者會議時表示,市面上尼古丁的價格約1000萬/噸。

按此計算,年產200噸尼古丁可給金城醫藥帶來20億元左右的銷售收入,這無疑給2019年全年營收不足30億元的金城醫藥帶來一筆鉅額的營收。

一時間市場上也出現了諸多看好金城醫藥的分析報告,諸如“隱形冠軍”“全球潛在尼古丁龍頭”“再造一個金城”等說法更是讓資本市場對金城醫藥的業績充滿了極大想象空間。

由於市場看好,金城醫藥股價在短短2個月內就實現了翻倍。從5月14日的盤中最低價19.12元/股一路上漲至7月23日的盤中最高價43.87元/股,期間最高漲幅達到129%,遠遠超過同期大盤指數和醫藥行業指數的漲幅。

或涉嫌信息披露違規

記者注意到,股價的一路“高歌猛進”卻沒能留住金城醫藥部分股東的“心”。例如,公司高管張學波於5月27日至5月29日減持120萬股;第三大股東趙鴻富於6月9日、6月19日累計減持513萬股。

此外,公司第一大股東北京錦聖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下稱“錦聖投資”)於6月8日起累計減持3798.12萬股(佔總股本的9.45%),累計套現約10億元,也由原本的第一大股東降爲第二大股東。

然而,對於尼古丁項目,金城醫藥在11月27日之前未能給出任何公告或澄清,反而公司在互動平臺上頻頻回覆投資者關於該項目的提問。同時,金城醫藥董祕朱曉剛還在“山東轄區上市公司2020年度投資者網上集體接待日”明確回答,“菸鹼(尼古丁)項目的樣品已得到核心客戶的確認”,並確認悅刻等知名電子菸廠商已和公司洽談尼古丁項目。

此做法是否涉嫌信披違規?對此,金城醫藥在11月27日的公告中表示,“該項目爲公司內部正常生產經營的化工項目,未達到信息披露標準。”

不過,深圳某上市公司董祕在接受《國際金融報》採訪時明確表示,該行爲屬於信披違規。他表示,“若傳聞對上市公司股價造成重大影響情況,無論項目是否屬實,上市公司都有義務對該傳聞進行覈查和說明。同時,若上市公司主導或參與了,且項目規模達到披露標準,在商業協議達成或信息不能保密時,上市公司更應當及時進行披露。事件被曝光半年後,金城醫藥才進行回應,不免讓人懷疑其存在利用上市公司資金維護股價、掩護高管及重要股東減持之嫌。”

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付明德補充稱,“上市公司信披違規需要分兩種情況討論。其一,市場傳言是不是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項或事件,且尚未公開。如果是未公開信息被提前披露,上市公司應當及時披露,這屬於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義務。若未及時發佈信息,則屬於信披違規。其二,如果傳言子虛烏有,上市公司應及時澄清,但這並不屬於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義務。因此,若上市公司未能及時澄清,則不屬於信披違規,但屬於違反法定職責。”(記者 金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