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面對複雜嚴峻的考驗,有一羣“芷江人”欣然扛起了責任的重擔。“創全”路上,他們寸土必爭,風雨同行;抗擊疫情,他們挺身而出,逆流而上:他們是奮戰一線的醫務人員,是忠於職守的基層幹部,是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是無私奉獻的社區志願者……他們是好善樂施、大愛芷江的堅固城牆,他們是奮勇向前、修仁行義的“好心人”,他們是行大道、樹新風的“芷江民星”!

近期,本專欄將逐一介紹二十個榮獲第六屆“芷江民星”的先進個人和集體事蹟,致敬英雄,以饗讀者。

魯迅曾說過:“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這是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的徐剛勤最喜歡的一句話。2020年2月1日,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他克服了老家封路、堵車、沒趕上火車、行李丟失這些困難,義無反顧地返滬到崗。

“你好,量下體溫,後排有人嗎?”“後備箱麻煩打開一下,檢查一下。”2月17日,徐剛勤作爲第一批參加疫情防控執勤的工作人員,開始了每天6個小時、每小時檢查100餘輛車,長達一週的高強度執勤任務,檢查人數近30000人次。

讓額溫槍不再罷工

參加疫情防控執勤工作的第一天,寒風颯颯,額溫槍即使貼上暖寶寶也經常罷工,徐剛勤便將額溫槍放在懷中將其捂熱到能正常使用,一次又一次,直至結束下崗。

坐車回去的路上,一車人累得話都說不出來。晚飯期間,司機師傅問徐剛勤第一天上崗有什麼感想,他笑着說:“沒有感想,最大的感想就是想睡覺。”樂得司機師傅哈哈大笑。

後備箱裏的美食

七天流水般的檢查當中,讓徐剛勤印象深刻又覺得有意思的是車輛後備箱,打開后里面有各式各樣的喫食。比如,四川車牌的後備箱裏能看到泡菜罈子、湖南車牌的後備箱裏肯定會有臘肉,而山東車牌的後備箱裏肯定能看到煎餅和大饅頭,還有些裝滿了菜籽油、菠菜、白菜、土豆,偶爾還會冒出一條哼哼唧唧的小土狗。當然,能在空閒時間和一起檢查後備箱的警察同志談論各自的經歷、各地的美食,這些都是執勤期間的趣事。

我們都不害怕

徐剛勤所在的檢查站隔壁就是江蘇省的入蘇檢查站,相比之下,離滬的豪車居多,而入滬的多是五菱、桑塔納、海馬還有各種認不出牌子的車,多是爲了生計在奔波的中年人。期間有一輛看上去很舊的車經過,車主搖下車窗,後座是抱着孩子的中年婦女,徐剛勤問她:“阿姨你們在疫情期間出行害怕嗎?”她旁邊七八歲的小孫子衝起來回答道:“不害怕!”說完整個車裏的人都笑了,徐剛勤和旁邊檢查後備箱的警察同志也笑了。小朋友都不害怕,大人還有什麼好畏懼的,這場疫情阻擊戰我們定能取得順利!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正如徐剛勤所說:“我們一起努力,相約、相遇在下一個春暖花開。”他是疫情防控隊伍裏的平凡一員,也正是這份平凡的光芒,樂天派的心態感染着身邊所有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