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據StrategyAnalytics公佈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顯示面板總收益186億美元,京東方以15%的收益份額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韓國三星。

京東方的技術得到了國內衆多廠商的“認可”。國產手機巨頭華爲,從Mate20、Mate30Pro還有第一款摺疊屏手機MateX,其供應商都是京東方。2019年京東方營業收入達1160.6億元,同比增長19.51%。業內人士認爲,這與華爲“不遺餘力”的支持,密不可分。

差點“離開”京東方

說起這項艱難技術任務的“突破”,王東昇功不可沒。王東昇,1957年出生於浙江東陽。1982年被分配到北京電子管廠,同一年“商業教父”段永平也被分配到了這裏,他和王東昇曾有過“三年”交集。後來,段永平去做“小霸王”了,王東昇則繼續“堅守”下來。

其實在1992年,王東昇也準備“離開”了,據說,他當時已經辦好了離職手續,卻被“某種使命感”召喚,留了下來。如果當時王東昇也離開了,或許“國產屏幕”就徹底“黃”了。1993年,北京電子管廠已經連續虧損7年,王東昇接下來這個爛攤子。當時的國有企業“人多力量小”是被大家熟知的“行業內幕”。

上任後,王東昇從五個方面下手,打破“鐵飯碗”,集資650萬把公司改成股份制。1997年6月,京東方在深圳B股上市。

產業判斷:上下看100年

1998年,當公司有了更多的運作資本時,在進行戰略規劃時,王東昇說:對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的判斷,從空間講,應站在月球看地球,從時間看,應上下看100年。

這一次,王東昇選擇的是液晶顯示。7年後,也就是2006年,國產電視巨頭長虹也面臨過液晶還是等離子的選擇,不過長虹選擇等離子將自己拖入了“死局”。儘管,王東昇的選擇是對的,但由於中國半導體技術的落後,這注定道長且阻。

當時,王東昇爲京東方制定了一個25年規劃,目標是做世界第一。爲了打破技術難題,王東昇選擇向自己的“對手”學習。衆所周知,日本和韓國是半導體行業最先進的國家,但他們對我國實行長期的技術封鎖。

2003年,王東昇終於得到機會“反撲”,3.8億收購了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收購後,王東昇迅速切入核心產業鏈,完成“消化吸收”。2005年,京東方斥資110億搭建自己的液晶顯示屏生產線。

京東方的艱難“崛起”

大概股民們都很熟悉,京東方是股市裏出名的“賠錢貨”,有的人還說它是“啃老族”。或許從王東昇立志向液晶顯示屏進軍的那時起,京東方就註定了它的“啃老”。

因爲京東方要趕超的是“半導體國際巨頭”三星集團。我們都知道,三星集團在半導體領域已有40多年積澱,集團更是在電視、手機等領域建立了全產業鏈。要想追上世界領先地位,對於技術落後的中國來說,絕非一日之功。

在這條充滿“艱辛”的追逐之路上,京東方堅持了22年,也經歷了連續14年虧損。有數據顯示,1998年到2012年,京東方在研發投入3000億。直到2012年,京東方纔實現扭虧爲盈。

2013年後,京東方發展駛入快車道。開始在第三代柔性屏發力,2017年打破三星壟斷地位,擁有了全球第二條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

2018年在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排名中,京東方以5430萬片的出貨量,超過三星和LG,拿下全球第一。這是繼京東方在智能手機液晶顯示屏、平板電腦顯示屏、筆記本電腦顯示屏、顯示器顯示屏四大領域出貨量四個全球第一,後的第五個全球第一。

2019年,京東方年營收再次突破千億大關,爲1161億元,出貨量達5330萬片,打破三星OLED壟斷,成爲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面板廠商。

在疫情時期的京東方也表現不俗,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019.88億,同比增長18.6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4.76億元,同比增長33.67%。目前,京東方原董事長,王東昇把企業帶入快車道後,退出本賽道。

2020年王東昇成立奕斯偉科技,進軍芯片產業,而它將成爲京東方芯片的主要供應商。中國屏幕產業之父,能不能帶領中國走出“缺屏少芯”的歷史困境,再次創造令人矚目的奇蹟,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