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原創/喜報三元謝明君

老李還有一年零八個月就到六十歲了。

其實他很想再多幹幾年,他36歲就成爲了正處級幹部,卻到51歲才成爲副局級,他覺得自己壯志未酬。

老李看了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他也喜歡看《萬曆十五年》。

“從歷史中可以汲取很多經驗智慧。” 他說,“比如,退一步,進兩步。我這幾年就是這麼做的。”

去年以來,單位裏兩個副處申請了提前退休,三個正處申請轉爲調研員,有人羨慕,有人惋惜,有人感嘆自己也想這樣做卻顧慮太多而做不到。對此,老李不置可否。

“ 無官一身輕?說得輕巧,熬到這個位置容易嗎?有多少人望穿雙眼也得不到這樣的位置。不是萬般無奈,誰捨得輕易丟掉?”

老出身於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是紡織廠的工人。老李少年時就聰穎好學,發奮圖強,考上了醫科大學,畢業後進入地區的醫院工作,很快嶄露頭角,32歲成爲副院長。

擔任醫院的副院長以後,就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到上級。不知不覺中,老李已經被上級衛生局的主要領導看在眼裏了。

“ 那一年全系統搞競爭上崗,局裏主要領導主動找到我,讓我去參加競爭。我說不去,他直接拉着我就走,不去不行。”

結果可想而知,老李競爭成功了,他成爲全系統最年輕的正處級幹部。

“ 這些年,我被人賞識過,也被人嫉恨、刻意阻礙過;我算計過別人,也被別人算計過;我被別人欺騙過,也欺騙過別人。爲了自保,我也說過違心的話,辦過違心的事。但是,不那樣做,自己的切身利益就會受到損害。” 老李坐在厚厚的一摞文件後面,淡淡地說。

“工作也有辛苦和委屈的時候。“ 老李說,”單位考覈成績落後,晚上8點,上級領導打電話把我叫去,劈頭蓋臉罵我兩個多小時,我能怎麼樣?只能聽着。上級領導罵我,我回來就開會罵處長和副處長們。”

“論幹人事工作,老陳不賴,我爲什麼弄走他?因爲他是我的死對頭張鐵的人。他們暗中合夥,把控人事安排。我想安排的人,他們就想方設法說有問題。只要人選不是他們的人,他們就上下其手,在會上找理由堅決反對,好好的人才、競爭上崗第一名第二名都被他們否定掉了,結果讓崗位空缺,就因爲他們想提拔的人競爭上崗成績不行。我讓老孫擔任人事處長,不是因爲老孫多好,而是首先因爲老孫是張鐵他們一直打壓的對象。”

“現在我在退休前,給老孫疏通關係,花他的錢辦他的事,給他提職,人事處長位置先讓他兼着,過些天我們安排另一個我們的人任副處長,接替老孫主持人事工作。”

“你看,除了工作,我們有很多事情需要提前佈局和安排,很費腦子的,我幾乎從來沒有十二點以前睡過覺。你看我的頭髮,頭頂都禿了,一照相就得“地方支援中央”,哈哈。你不知道,哪個環節、哪個人沒有安排好,一鬧也是麻煩。”

“在位和不在位,當然是不一樣的。人走茶涼,是常態。只要你一天在這個位置,你說話就得有人聽。對不聽話的人,有的是辦法。說你一句好話,你不一定升職,但是說你一句壞話,你就別想升上去。副局巡老劉,爲啥到點了還耗着不走?他在位,他就護着,不讓處理他的手下小吳。我很想辦了小吳,但是我不能爲這和老劉當場翻臉。老劉正式退休幾天以後,我們立馬開會,處理了小吳,將他調離崗位,小吳不肯走,不想走也必須走,沒商量。”

“ 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我這一生,壯志未酬啊。”

老李笑了笑:“ 老兄,我也就是跟你念叨唸叨。出了這個門,我可不認賬噢。”

說着,他合上了那本《萬曆十五年》,放到書架政治理論書籍的後面。其實,理論書籍他也看,開會的時候,他還得領讀呢。

老李邁着穩重的步伐,很有派頭的走出大樓,接他的車子,已經等候在樓門口。車子緩緩駛離。留下院子裏石榴樹斑駁的影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