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中山,文化盛會紛至沓來,繼南朗稻田音樂節之後,以“花動菊城、風起香山”爲主題的第十二屆中國民間藝術節主體活動也已經圓滿落下帷幕。

11月25日晚,第十二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民間藝術展演下基層”展演活動分別在東區、沙溪等鎮區街道舉行,超過一萬人次欣賞到了民間藝術的魅力,精彩的節目受到了大家的熱情歡迎。本屆民間藝術節的順利舉辦,展現了中山的城市服務能力、文藝發展成就和城市文明形象,真正把藝術節辦成了藝術的盛會、市民的節日。

隨着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文化越來越成爲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豐富而多元的文化生活成爲人們的新“標配”,優質的文化活動往往一票難求。

“民間藝術展演下基層”展演活動走進小欖永寧社區。

近年來,隨着中山創建國家公共文化示範區工作的推進,在“共享發展、融合發展”的理念之下,中山不斷織密和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已建成“城市級-鎮(街道)級-行政村(社區)級”三級基本公共文化設施體系和服務體系,在全省率先探索出了“1+2+2+N”的共享文化空間建設模式,積極拓展公共文化服務陣地,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務格局和多元共建生態圈,建成主體多元、各具特色、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有效擴大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和受益面,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廣大市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也同步實現了明顯提升。

“民間藝術展演下基層”展演活動走進小欖永寧社區。圖爲彩排現場。

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沒有止境,政府對改善民生的追求也應無止境。剛剛舉辦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把我國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

文化建設,關乎文化自信,更關涉文化民生,是回答“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議題的重要範疇。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需要堅定文化自信,更需要突破創新。南朗稻田音樂節的從無到有,從一臺節目到形成文旅品牌,農耕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融合,傳統文化與流行文化的碰撞,不僅推進了農業與文旅的融合,也充分展示了南朗左步村獨具特色的人文歷史文化、旅遊資源以及鄉村振興的成果。而剛剛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民間藝術節也與歷史悠久的小欖菊花會緊密相融,在全國各地的團隊交流民間藝術的同時,展現了中山民間文化藝術風情,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中國民間藝術節“山花獎”比賽現場。

如何讓老民俗煥發生機?如何創造出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的新文化活動?如何不斷滿足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當大家的發展資源稟賦都相當的時候,能倚仗的唯有理念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

根植中山文化的豐厚土地,作爲老牌的文化強市,中山的目標完全可以立得高一些,步子大一些,想的多一些,既用好曾經的優勢慣性,又不拘泥以往成功經驗形成的路徑依賴,將文化的先進理念普及到百姓腦海中,通過羣衆參與,提高全民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

◆中山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中心

◆文+/記者 冷啓迪

◆圖/餘兆宇

◆編輯:唐益

◆二審:張鵬

◆三審:嶽才瑛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