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建設性的衝突是爲了更大的和諧

任何感受都具有一種“自然的攻擊性”!

作者|許添盛

文字整理|學

編輯 | 麥田心靈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今天我們要談的主題是“ 建設性的衝突”。

關於“衝突”,有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往往讓你最生氣的人,就是你最親近的人。

每當這時,你都面臨一個選擇:“我是要保持和諧而把憤怒壓抑下去,還是要讓他知道我很生氣?”

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讓一個人知道你對他很生氣,是件安全的事嗎?如果你認爲這是不安全的,那你的腎臟就可能會變得不好。

因爲患腎臟病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你對身邊最親近的人生氣時,你不僅不會讓對方知道,還要極力地掩飾、讓他根本察覺不到。

如果你對其他人生氣,也可能不會對他直接發作,但你的臉會臭臭的,在動作、表情上散發這個訊息;或是你會告訴第三者你很生氣。

比如,你對老闆非常生氣,可是不能跟他吵架,也不能讓他知道你對他不滿,因爲被他知道可能會被炒魷魚,但是你會透過第三者來抒發自己的憤怒。

可是,當你對最親近的人生氣,有時候你都不會告訴別人,那你的憤怒只能跑回去攻擊自己。

生氣本身具有一種攻擊性。不單是生氣,包括愛在內,任何感受都具有一種“自然的攻擊性”。這裏講的自然攻擊性,不是攻擊別人那種不好的意思,而是一種創造的意思。

舉例而言,你對一個人有很強烈的愛,就會想要表達,比如看見對方就笑得很開心、送對方東西、抱抱對方、寫信給對方等等。

再比如,大多數孩子,對媽媽什麼話都敢講。對媽媽生氣,會直接告訴媽媽;對爸爸就比較不會,因爲跟爸爸缺乏安全感。

這不是因爲媽媽好欺負,而是孩子知道跟媽媽發脾氣,媽媽會繼續愛他,不會不要他。

所以,很多患腎臟病的人,他可能在成長過程中,沒有足夠的安全感讓他可以對最親近的人發脾氣,他只能壓抑。

你對最親近的人產生憤怒的情緒,這本來是一種自然的攻擊性(不是說你要去攻擊對方),而你沒有讓對方知道,纔會對身體不好。

你對一個人生氣,那個生氣本身沒有不好。比如,你坐在我旁邊,我對你很生氣,那我要讓你知道,我生氣是因爲,你的腳踩在了我的腳上面。

你對一個人生氣,不表示你沒有氣質或是脾氣不好,而是表示你想跟他溝通。

因爲所有的感受都具有自然的攻擊性,自然的攻擊性有兩大目的:一是表達;二是溝通。

我對你生氣,是因爲你的腳一直踩在我的腳上面,我應該對你表達生氣。我對你表達生氣,不是要攻擊你,而是要讓你知道我的感受。

我讓你知道我的感受,是爲了讓你不要再這樣對我,我要的是達到一種溝通。

可是很多人對最親近的人產生憤怒,也就是產生了自然的攻擊性,卻不敢讓對方知道;不但不敢,還竭力地壓抑而不發泄。

這表示你內心有許多恐懼,缺乏安全感。因爲你怕萬一跟他撕破臉,他會不愛你、不要你,甚至會攻擊你。所以你會把憤怒的自然攻擊性完全壓抑下來。

你的憤怒無法讓對方知道,自然攻擊性就無法表達,接下來,你的自然攻擊性只能回來攻擊自己的腎臟。

因爲你無法讓別人知道,你的憤怒只是爲了和他溝通,憤怒的情緒本身沒有錯。學習賽斯哲學思想,就可以讓人對情緒不再有好壞的區分。

生氣就是生氣,你要讓對方知道你生氣,讓對方可以瞭解你的感受,進而做好溝通,以便達到更大的和諧,而不是表面的和諧。

可是,很多人因爲缺乏安全感,一直維持表面的和諧,其實內心非常怕。而當人所有的自然攻擊性和能量,都回來攻擊腎臟,這個人的腎功能指數肯定會高。

雖然這裏提到的是腎臟病,但我主要是爲了讓大家知道感受的意義。感受是一種自然的攻擊性,目的是爲了表達和溝通。

這種溝通有時看起來比較像衝突,但這衝突不是爲了傷害對方,而是爲了建立更大的和諧。

所以,你很多的感受要讓你身邊的人知道,而不要因爲恐懼、缺乏安全感,全都壓在內心當中。

你要知道,這個宇宙是安全的,你永遠都不會被拋棄。就像賽斯哲學思想中所提到的:這個宇宙永遠會給你一種自然的恩寵感。

所以,當你在生活中對最親近的人感到生氣,請允許自己跟對方表達,就算有衝突,那也是一種建設性的、爲了達到真正和諧的中間過程。

1.有聲書:許醫師爲你解讀《心靈的本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