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痴迷“孙子兵法”,常常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屡屡用计将对方搞定,心中颇有几分成就感。

有一天,遇到周荣洪先生的“反孙子兵法”,出于好奇,看了一个大概,有茅塞顿开之感。

再后来,屡屡被身边的人精心“算计”,对“孙子兵法”心生厌恶。奶奶的,用兵法对待我,把我当什么人啊?说好的坦诚相待呢?

不可否认,在战争年代,孙子兵法屡建奇功。将兵法用于打击敌人,那是毫不含糊的。

现在,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将兵法用于身边的亲朋好友、同事、同志,合适吗?

非常不合适。

或许,有人不服。只要能帮我达成目的,孙子兵法、鬼谷子权谋策略都可以为我所用。

对身边的人用计,不外乎两种结果。一是计谋得逞,对方被搞定或搞垮。二是遇到更厉害的高手,中了别人的计,自己败下阵来。

别人中了你的“计”,你中了别人的“计”,结果都有一方不服。不服就要想办法翻盘,于是免不了继续争斗。最终可能两败俱伤。至少也是多了一个“对手”,少了一个“帮手”。

冤冤相报何时了?何必呢?

换一个思维方向:你身边有两个人:一个工于心计,一个坦诚相待,你愿意和谁做朋友呢?一般都会弃前者选后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喜欢别人对你用计。同理,别人也不喜欢你用计。

彼此以诚相待,那该多好。

有人说,我诚,别人诈,我不是吃亏了吗?吃亏是肯定的。不过吃的是眼前亏,赚的是未来。

而那个占便宜的人,占到了眼前的便宜,输了未来。当所有人都知道他工于心计,爱占便宜,他还能算计谁?还能占谁便宜?

他将成为孤家寡人,孤立无助,不用宣布,自己“社死”(社会性死亡)。

吃眼前亏的人,因为没有坑人之心,朋友自然就多,朋友多了路好走。

孙子最后的结局如何?传说他隐居山野,大概是无疾而终。有没有后人?未见明确记载。大概是断子绝孙了。

“孙子兵法”是“战”思维,“反孙子兵法”是“和”思维。

一个人可以是通过打倒对方来证明自己强大,也可以“和平”崛起。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武侠小说里有一个人物叫“东方不败”,为什么不是叫“东方必胜”呢?

这里面藏着“反孙子兵法”的智慧。我只是保持不败,战胜你,你没面子,要继续找我麻烦;输给你,我没面子,我无法立足。我就保持不败,不赢你让你有面子,我不输,我也有面子。

这就是“和”为贵嘛!

倘若你将孙子兵法束之高阁,在为人处世中用“反孙子兵法”思维,那么,你的朋友会多多的,敌人会少少的。做起事来,得道多助,做事助力多,成功的机率高得多。

这就是毛教员说的“政治”: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补充】虽然小编反孙子兵法,但还是要将孙子兵法弄懂,懂而不用。懂是为了防身,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用兵法,害人之心不可有。

不用孙子兵法整人,用孙子兵法赚钱,那是非常有意思的。有兴趣的同学不妨买来看看。

延伸】看到朋友圈有一篇短文说“笨人才耍心眼儿,聪明人只需厚道”,观点与反孙子兵法异曲同工。顺手就点了个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