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脑子里只剩下马伯骞的一条语录。

娱乐圈美女那么多,像鞠婧祎这样快要涉及上下五千年的还真是独一份。可能正是这份稀有,所以小鞠童鞋格外重视自己的美貌。即便网友已经把外形进化扒了个掉底,她依然坚称自己“纯天然”、“娘胎里带出来的”。

别的先不说,这份自信真的一绝。当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可过分展示自己的美貌就真的让人招架不住了~其他演员遭绑架嘴里塞布是这样的。

实在不济,也是这样的。

甭管能不能把布吐出来,反正一眼望去,确实挺像绑架那回事儿。而鞠婧祎就厉害了,每次拍绑架戏,从头发丝到妆容都精致的挑不出毛病。嘴里塞的布就像用纸巾抿口红。

看到这些,不得不说,她好幸运,遇到的绑匪总这么温柔细心。不仅用干净布子,还叠的整整齐齐。

之前,看小燕子吃饭都能看出绑架的感觉。到小鞠这里,还得担心她一定要咬紧,千万别穿帮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不管拍啥戏,小鞠的妆都一样。平时美美哒没什么。男装打扮也这样…emmmm…算了,当自己眼瞎,忍忍过去了。

参加丧礼还浓妆艳抹,会不会太不尊重逝者,也太不把观众的智商当回事儿?

其他演员演奔丧戏,素面朝天,心里的悲痛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小鞠演奔丧戏,借用网友一句话是,换身喜服可以直接入洞房!

而之所以如此,说到底还是内心对演员这份职业缺乏信念感,没有敬畏心理。好演员拿到剧本的第一时间会一点一滴剖析所饰演的人物,然后全身心扎入这个人物中。

真情实感体会角色的情绪才会让自己相信“我=角色”,进而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乐。

演员有没有诠释出真实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观众能不能投入到剧情中。

巩俐接到《中国女排》的剧本后,为了更贴近郎平,专门跑到女排队员的训练基地,跟大家同进同出。队员们在场内训练,她就带着本、笔做记录。大家的举止形态、郎平的一言一行都会仔细观察。

刚传出巩俐饰演郎平时,不少人心存怀疑。到真正呈现出来,网上的声音基本都是:哇~好像!神态、气质、走路……几乎神还原郎平。

连本人看见都说“太像了”

真正的演员演戏会在乎表现出来的内容自己有没有信服,能不能让观众信服。而有的演员演戏根本不在乎自己喜欢的妆容符不符合剧情,只关心镜头前美不美、帅不帅。

最终表演如果遭到外界吐槽,粉丝就瞬间进入战斗状态,拿着40米大砍刀到处追着人跑。喷的对方不敢说话后,又切换成另一种面孔,卖惨、吹彩虹屁,说实话,每次看见这些操作,都觉得又讽刺又搞笑。

其实,近几年网上时不时提起的“演员的信念感”,大多数网友对它的初始认知应该是从章子怡那里获得。郑爽参加《演员的诞生》被要求即兴表演时,一直笑场。看章子怡的表情就晓得,当时的爽妹子多敷衍。之后,章子怡在节目里就多次提起,演员要有信念感、敬畏心。

之所以如此强调,终究还是当下流量明星没把演技当回事。不能一棒子打死这种类型的艺人,但不得不说,搞事情还是这帮人居多。

一会儿因为番位吵的不可开交、一会儿因为资源抢的六亲不认、一会儿又因为粉丝撕公司上了热搜,不少人,正儿八经作品没几部,各种幺蛾子却层出不穷。P的海报,主演名字为啥旋转,大家应该懂得

如果外界对演技存有质疑,问起来大多数都会说“我会努力”、“我热爱演戏”、“希望大家能给我一个成长的机会”。

结果,观众包容了一次又一次,不少明星出道好些年,演出来的戏依旧跟几年前、十几年前差不多。

甚至抠图、滥用替身、念数字……

被扒出来就各种否认,有时候还会联动粉丝洗白。在很多人心里,演得怎么样完全不care,眼里心里脑子里装的只有人气高不高、外形欧不欧克、给的钱多不多。反观那些称为戏骨的演员,毫无保留的把灵魂、身体、情绪交付给一个与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角色。

2007年,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上线,王劲松在里面饰演太监杨金水,左右逢源、奸猾狡诈。

有一场戏演得是杨金水落难,被浇水、被扎针,受尽欺负。当时正值寒冬,拍浇水戏时,一开始决定用热水,但会有热气冒出来,最终没办法换成冷水

十几桶冷水浇完,紧接着扎针。播出来看见王劲松脸上只有几根针,实际拍时,扎了有40针左右,都是本人上阵!

多年后,他参加《声临其境》,给这部剧里的海瑞配音。结束后,情感决堤,一直沉浸在角色的家国情怀中久久不能平静。

要知道,王老师只是配音哦,没有真正饰演海瑞。可即便如此,他依然把情感投入到剧情节奏、人物情绪中。

后来,主持人问他:对于这段配音,有什么难点吗?王老师直言,很少练习这一段,因为每次都很难受,会疼到心里,无法用言语表达。

这说白了就是做到与角色有情感共鸣。回过头再看信念感差的演员,演戏浮于表面,开心=哈哈笑、害羞=捂嘴、惊讶=张嘴、愤怒=瞪眼,喜怒哀乐的表现方式像一套数学公式,遇到熟悉的情节就套进去使用。对角色解读如此肤浅,又何谈进入角色呢?

就以前面提到的爽妹子来说。她在《演员》综艺里的那个角色是章子怡刚入行不久拍的。当时,章子怡为了生动诠释出村姑,特意提前下乡跟村里人相处。最终演出来真的毫无违和感。

而郑爽演的村姑,嘟嘴瞪眼,依然是对付偶像剧的套路

当然,说到这,估计会有粉丝觉得排练时间短,琢磨角色时间有限。可看过排练的人,应该都知道爽妹子有多不配合吧。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任嘉伦作为搭档的茫然与无措

抛开这个不说,即兴演出期间频繁笑场,合适么?好歹是出道数年的演员,即便不谈对个人职业的敬畏心理,但最起码的职业素养得有吧。

六七年前,娱乐市场上开始掀起“流量”风潮。最直观体现在大荧幕小荧屏都能看到流量明星的影子。不管有没有演技,只要有粉丝捧着,那…资源哗~哗~地来。拿着高片酬,占着主角的位子,可最终呈现出来,一!言!难!尽!这还不要紧,最无奈的是,圈内圈外碍于庞大的粉丝群体不敢多言。不过,悠悠众口虽然被堵住了,但经过时间检验,观众的审美、要求在渐渐提升。现在,能明显感觉到如果有流量明星主演的剧&实力演员主演的剧同一时间段上线,观众会倾向后者。前者最终走向一般是粉丝吹捧,很难出圈。发展至此,除了粉丝买账增加底气,还有部分原因可能是,一些明星觉得圈外人不懂演戏,有没有用心也看不出来。确实,观众或许不如专业人士明白,但也不傻,无法准确解析演技,又不代表分不清楚好赖。

当你觉得流量重于质量的时候,时间会慢慢告诉你,“自己不把演技当回事,就别怪观众不把你当演员”。实力终究是硬道理,而支撑实力充盈起来,还得靠内心的信念感,有它在,就会持着敬畏、谦虚的心态去审视从事的职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