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不僅事關城市發展的動力,也是一場與未來的對話。

在百年未有之變局中,在城市發展史上的關鍵時刻,青島拿出了城市發展的總戰略——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建設創業城市,以時不我待的危機感、緊迫感,吹響了“二次創業、再次出發”的號角,“創業”也成了青島當下最熱門的話題。

10月28日,2020青島創新節正式開幕,頭部企業匯聚,科創大咖雲集,就在創新節首日,青島市正式發佈了《關於加快建設創業城市的十條意見》;11月7日,2020青島國際人才創新創業周正式啓動,舉辦10餘場招才引智活動,各區市開展20餘場獨具特色的人才周活動……

與創業相關的產業、資本、人才、技術等資源要素,在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全球創投風投中心、開放應用場景等號召中紛至沓來,在盛會中產生聚合效應,青島現象級的創新創業創造景象正在形成。

投資強則創業強

喊出“創業城市”的青島,爲何有底氣能招引全球的企業家與創業者?爲何有信心能給城市“合夥人”以新的發展機會?

這其中,投資是關鍵的關鍵。

作爲“三駕馬車”之一的投資事關經濟工作的全鏈條,也是能不能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關鍵。2019年,青島投資增長率增長21.6%,創7年新高,位居全國35個大城市之首,成爲全面起勢的基底。這些投資,化作5649個建設項目,分佈在各個區市、各行各業,相當於2018年全年項目總量的1.5倍。

2020年前三季度,青島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9%,連續三個季度保持正增長。其中,基礎設施投資穩步推進,增長9.5%,對全市投資增長貢獻率88.0%;民間投資漲勢強勁,前三季度,民間投資在建項目3506個,同比增加718個,完成投資增長14.0%。

有了強勁的投資帶動,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更有底氣,而且依託工業門類齊全、應用場景豐富的優勢,青島正全力打造創新技術落地應用的實驗場,爲“工程師”們提供施展才華的最廣闊舞臺,每季度發佈200個“工業賦能”場景和50個“未來城市”場景,鼓勵引導創投風投、社會資本參與全市3000家企業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技術改造項目。

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今天的項目投入就是明天的效益產出,也是未來的經濟增長點,爲青島經濟發展更換賽道儲備動能。今天的投資正在佈局着明天的青島,而這些,也給有夢想的人提供了創業機會。

譬如最先興起“獨角獸企業”說法的硅谷,根據《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以122家,即21%的全球獨角獸企業引領全球,創新創業的背後,是硅谷地區高達420億美元的風險資本投資,產生92筆每筆超1億美元的鉅額交易,獲得融資的初創公司130家,專利註冊總數達18455件。

創業不僅需要創意創造的想法,需要團隊與人才,更需能夠把這些夢想變爲現實的基礎。無論是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還是以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爲代表的新“賽事”,都離不開投資的支撐。青島連續三個季度保持正增長的投資態勢,尤其是前三季度民間投資增長14.0%的成績,展現的是市場主體對青島的信心,更是城市再起步、再出徵帶來的創業機會。

創業強則城市強

無論是從全球範圍內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區域來看,還是國內賽道上正在加速奔跑的城市,創業力都是重要的經濟引擎。

譬如青島重要的貿易市場日本,截至今年9月,最大的20家初創企業的估值增加22%,達到1.19萬億日元;而競逐風口的國內城市,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也紛紛拿出了最新的創業熱情:

2020年4月,杭州發佈《杭向未來·大學生創業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

6月3日,2020年西安創業創新大賽正式啓動;

7月10日,在2020年(第十二屆)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開幕式上,2020·蘇州國際人才創新創業雲博會正式上線;

9月23日上午,2020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創交會)在廣州舉行;

10 月 29日,“2020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首屆國際區塊鏈產業博覽會”開幕;

11月20日,2020重慶“英才杯”創新創業創造項目大賽決賽舉行……

無論是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與發展環境,還是寫入國家戰略中的“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都對每一座城市提出了重新審視定位的要求,城市發展也迎來了新機遇。而建設創業城市,就是青島深度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實現更高水平開放發展的重要內容和支撐。創業城市是一個具有完備創新創業生態,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迸發,各類創業主體都能夠實現創業夢想的城市。

青島正在加快建設創業城市,把發展所需的人、財、物等各類創新創業資源要素更快、更多、更便捷地集聚起來,讓青年人才、創業團隊、創新企業、科研人員等各類想創業的主體都能夠在青島找到創業的機會、實現創業的夢想。

以城市之名成就企業家創業夢想

企業和企業家,是激盪城市乃至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青島創新創業氛圍的興起,最重要的,是青島的企業家活躍起來。

青島正在以城市的名義向企業家們致敬,這是對企業家羣體的認可和肯定,更是一種尊重和鼓勵,凸顯企業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主角”地位,在全市營造尊重企業家、鼓勵創意創新創造的社會氛圍。

青島對待企業家,有“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的尊重與成全。青島“一把手”率隊,傾聽海爾集團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海信集團智慧城市建設、青啤集團倍增計劃、雙星集團千億級世界一流企業計劃、偉東集團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羣等方案,企業家們在打造平臺、整合資源、做大做強做成產業集羣方面提出了很多好點子、好創意、好思路,正在塑造着青島新的城市品格。

關於青島日前出臺的“青創十條”,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說:“這十條政策就是我們由基金和創業團隊他們提出了政策的初稿,在他們的初稿基礎上形成了市委的創業城市建設的十條意見,所以我們要通過創業聚人才,推動創新發展。”

去年以來,青島堅持深化市場化、法治化改革,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讓企業家感到舒服”爲企業和企業家營造能夠在青島安心、安身、安業的營商環境。

學趕深圳、借勢上海的青島,在通過“體悟實訓”提升關鍵少數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開放型素質和能力的同時,也爲企業家打開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11月16日,“深青相擁、共創未來”青深企業家聯誼會2020年年會在深圳舉行,齊魯前海(青島)新動能基金等10個青深合作項目現場簽約,總額達137.78億元。據統計,學深圳以來,青島與深圳企業合作投資項目138個,到位資金達432.7億元。

“用市場的邏輯謀事、用資本的力量做事”已經成爲青島的常態打法:

青島企業訂單不足,青島啓動“我爲企業找訂單”活動,政府硬核“站臺,幫助民企開拓市場;

企業家創意創新難實現,青島舉辦民營經濟創意會,推動民營企業方案落地生根;

企業家資本意識不夠,青島啓動萬名企業家資本市場培訓專項行動,推動“雙灣計劃”走深走實,通過青深青年企業家創業沙龍、走進深圳創新基地代表等方式,爲企業家、創新者創業賦能。

青島這座創業城市,正在以開放思維集聚全球資源要素,用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加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環境的“4+1”發展生態,來感召城市“合夥人”,書寫“企業與城市一起成長”的新篇章,匯聚更多昂揚奮進的新銳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