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我们从汝州市民政局了解到,为符合国家殡葬改革政策和相关规定,充分尊重当地丧葬习俗,提炼升华当地习俗和中国风水文化,充分考虑项目公益性及用途的特殊性,我市城市公墓暨汝州殡仪馆将进行搬迁扩建。其中,殡仪馆规划建设一步到位,公益性配套公墓分期建设。

此次在我市域内整体规划殡葬用地300亩,其中殡仪馆建设占地100亩,计划投资约人民币1亿元;公墓建设占地200亩,计划投资约人民币2亿元。主要分为科技新型环保殡仪馆和节地生态公益性公墓两部分。

科技新型环保殡仪馆由南至北布局形成“一轴五区”,工作流程为:停车场—办证—守灵—悼念—火化—寄存;“一轴”即馆内各主要功能用房均由南至北呈直线分布;“五区”分别为:对外停车区、办公生活综合服务区、悼念及守灵区、综合业务服务区、祭拜寄存区。规划在主出入口处设置两个智能停车场,停车场面积 1500 平方米,可同时停放车辆100辆。在馆区停车场后方规划一座三层办公生活综合服务楼,设置有办证大厅、家属休息区、办公、食堂、餐厅、便民超市、职工休息室等。悼念、守灵区位于办公生活综合服务区后方。悼念厅规划容纳 200-300 人;守灵区设置灵堂5个,可同时容纳5家丧户举行丧事活动。综合业务服务区位于流程最底部(地块最北端)。该区功能包括火化、冷藏(规划可同时冷藏存放遗体 50 具)、车库(仓库)等功能,规划建设火化车间6个。祭拜寄存区位于综合业务服务区与悼念、守灵区之间。在骨灰寄存楼两侧布置祭拜区。骨灰寄存楼规划容纳 8000—10000盒。

节地生态公益性公墓拟建单人、双人、家族式品种的地面追思树葬、花坛葬、壁葬、草坪葬、塔陵葬等福位约10万个,地下节地立体福位存放处约10万个,可基本满足我市至少20年以上的需求;另比较社会现有的高价位、占地广的立碑式陵园,可节约土地3000亩以上。

同时,根据殡仪馆、公墓建设和管理的有关法规与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要求,殡仪馆以智能、高效、节能、环保为主;公墓以“先建公园,后建墓园,建墓不见墓”的全新理念,植入5G全新网络科技技术,开发专业APP智能软件实行机器人代工及科技管理运营模式;结合汝州市历史文化背景,在地面打造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确实把殡葬文化和旅游休闲文化融为一体。真正建成全省一流水平的新型智能环保、节地、绿色生态的殡葬服务设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公益效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