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前浪”和“後浪”,高爾夫界也是如此。

那段著名的《後浪》演講裏,主要呈現的是“前浪”對“後浪”的循循誘導,“後浪”對“前浪”持怎樣的心態,是那則短視頻裏沒有涉及到的。本文我們不妨探討高爾夫界後浪與前浪的淵源。

對前浪的推崇之情綿綿不絕

就如《後浪》所說:大家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命運都捆綁在一起,無論是利益考量還是從初心,前浪和後浪對高爾夫的熱愛都是共同的。

多年來,我們就被教導,高球運動講究的禮儀、自律、傳承,這是這項運動的根本。這一理念基本都深入每一位高爾夫球友的骨髓了。因而,高爾夫後浪對前浪總體持感恩乃至敬畏的態度。

2020年5月舉辦的兩場慈善賽很能說明問題,老虎伍茲和米克爾森領銜的“虎米大戰第二季”的比賽一起爲慈善募集了2000萬美元善款。與之相對,世界第一麥克羅伊和前世界第一達斯汀·約翰遜領銜的當紅炸子雞組合籌集的善款是500多萬美金。

有意思的是,虎米大戰的另外兩位球星還是來自橄欖球領域的老將,而與麥克羅伊對抗的則是被很多人看好的沃爾夫以及富勒,都是後浪中的俊傑。這次,天王級的前浪籌款能力顯然高過同樣是知名度極高的後浪。

“虎米大戰”的號召力主要是伍茲這枚定海神針,伍茲年輕時贊助商圍着他打轉,邁入中年成爲前浪後,贊助商依然以他爲中心。這個案例估計不能讓很多人信服。那麼,大滿貫賽所做的示範更值得關注。

每屆美國大師賽開賽前,都會在週二舉行冠軍晚宴,由衛冕冠軍做東,出席的嘉賓除了賽事主辦方奧古斯塔俱樂部的幾位高層外,其他人士都是前冠軍們。不知道有多少人擠破腦袋想把自己名字列上邀請名單上。

英國皇家古典高爾夫俱樂部(R&A)則會在每屆英國公開賽開賽前邀請前冠軍來張集體大合影,前冠軍們穿着西裝在歷史悠久的古堡前站一排的感覺,特別震撼。那種合影裏幾乎集中了人世間大滿貫賽冠軍的1/3,其號召力之強,自不待言。

這些舉措想表達的意思,就是這些權威機構藉此向前浪致意,當得賽事結束,人們就只會關注新科冠軍的故事了。賽前將這些前冠軍聚集在一起,敘說前朝事,幾乎和每年秋季開學時央視推出的《開學第一課》節目一樣,是向世界宣講高爾夫的最佳機會。

大滿貫是如此,萊德杯和總統盃也對前浪極爲推崇。

這首先就體現在管理層的選拔上,每一屆萊德杯、總統盃的隊長和副隊長都由前浪中的領軍人物組成。兩大團體賽的領導層往往是一正三副的格局,多的時候匹配四位副隊長也不少見。副隊長基本是經驗豐富的前浪,在巡迴賽都闖出大名堂的精英球員。即便伊梅爾曼刷新總統盃隊長年齡紀錄,要當上這兩大團體賽的隊長,40歲恐怕也是底線了。隊長不滿40歲恐怕資歷難以服衆,這就把後浪排除在外。

沒有22歲的後浪會去競選隊長。老虎伍茲直到44歲才考慮去當總統盃隊長,之前的伍茲,最樂意扮演的角色還是當萊德杯隊員去打敗歐洲隊。如果他30歲就開口去要隊長一職,想必組委會不會拒絕,但伍茲肯定更想讓自己下場,身爲2019總統盃美國隊隊長的他,還給自己一張外卡。35歲以前,萊德杯隊長這個職位估計都沒有被伍茲考量過。

事事以伍茲爲榜樣的後浪更不會在沒有闖蕩出一番名頭之時就去競爭隊長職位。

副隊長也輪不到後浪。很強的協調、管理能力是一方面,很多年輕球員放不下心中的夢想,巴巴·沃森最近幾年纔會去當副隊長,2016年以前他同樣沒考慮過副隊長,那會兒他的世界排名一度高達世界第四,更想親自上陣比賽。喬丹·斯皮思雖然很早就入選美巡賽球員委員會委員,但你讓他27歲去當萊德杯副隊長,素有大志的他肯定不會考慮。

萊德杯和總統盃當得起如此慎重的態度。沒有前浪在前面指引,後浪在萊德杯上破關斬將無從談起。再桀驁不馴的隊員,即便是小胖子瑞德,私下再想和斯皮思搭檔,也會乖乖地聽從隊長的安排,和搭檔一同打好每一杆,爭奪每一分。瑞德明白最終承擔成敗責任的是隊長,而不是他,除非他熬到隊長的那一天——依照他不善於團結人的做派,而美國隊又人才濟濟,瑞德當萊德杯隊長的概率真心不大,總統盃隊長或許還有機會。

前浪樹立的標杆讓人膜拜

高爾夫後浪很難和前浪競爭領導崗位,競技領域也不容易。

競技領域講數據和紀錄,後浪的進擊之路上,前浪在歷史天空裏劃過的痕跡幾乎無處不在,要覆蓋前浪的紀錄,需要驚人實力和機緣。

美巡賽曾統計過一項有趣的數據,歷史上最年輕的美巡賽冠軍查爾斯·柯奇士在1931年的密歇根公開賽奪冠時,年僅18歲零6個月零9天。這項有着近90年曆史的紀錄,依然沒有被打破。現在,美國高校的高爾夫校隊體系已經相當成熟,很多天才球員18歲還在大學讀書,大學不畢業就轉職業的相當少。即便有的球員18歲就轉職業,但菜鳥季想在高手雲集的美巡賽奪冠,其難度堪比第一次爬山就選珠穆朗瑪峯登頂。迄今爲止,喬丹·斯皮思是做得最好的一位,他贏得2013年約翰·迪爾精英賽時年僅19歲零11個月零18天,被稱爲現代美巡賽歷史上最年輕的冠軍。

要指出的是,之所以稱爲“現代美巡賽”,這是因爲這一版的美巡賽是1968年才正式運轉,此前的美巡賽,商業、媒體、規模都比不上今時今日,因而,查爾斯·柯奇士1931年創造的紀錄雖然被承認,但參考意義並不是特別大。斯皮思樹立的標杆纔是“後浪”們要超越和追趕的。

除了最年輕冠軍這一紀錄,同樣讓後浪感到壓力山大還有前浪們在大滿貫賽上的神奇表現。尼克勞斯的18個大賽冠軍紀錄,估計連老虎伍茲都難以超越了,而正在巡迴賽上活躍的後浪們,恐怕還沒想過這個事兒。這正是前浪讓人敬畏之處:他做給你看,然後在山頂上悠然品茶,以雍容優雅之姿等着你來追趕。就如當年拜倫·尼爾森在他做東的拜倫尼爾森錦標賽做的那樣:老先生坐在球場的太陽傘下,等着參賽的後浪們排着隊和他握手、合影,說着前朝舊事。尼爾森在世時,很多球員會參加這項賽事,但尼爾森也沒等到後浪連勝11場美巡賽的日子。

競技紀錄是標杆。露臉的事兒,前浪同樣讓人稱歎,在埃菲爾鐵塔上擊球絕對不比在故宮開大奔容易,沒有政府的允許幾無可能。但阿諾德·帕爾默1977年做到過,那一年11月13日,“高球皇帝”在埃菲爾鐵塔上爲著名的蘭蔻錦標賽開球。唯有帕爾默這樣的聲望,法國人才會爲他開先例。

40年之後的2017年,有人接續了帕爾默的榮光。那一年,爲迎接2018萊德杯歷史上首次在法國舉行,組辦方邀請兩位萊德杯隊長福瑞克與托馬斯·比約恩一同登鐵塔揮杆,爲賽事造勢。那番熱鬧場景,至今讓人回味。

銳氣是後浪的底牌

不過,這並不意味着前浪創造的成就可望不可即,後浪的機會永遠存在,後浪們該趕超時絕不含糊。

這方面,張國榮生前就深有感觸。談及他與譚詠麟在樂壇的地位時,張國榮如此感嘆:“從事娛樂工作至今,觀衆一直拿我們做比較,我也不知爲何要如此。人比人,永遠是要比死人的,我可能暫時比其他人好,但全世界人才輩出,我又怎能永遠取勝呢?我只希望做好本分,讓喜歡我的繼續喜歡,不喜歡的至少不要恨我。我不是聖人,不可能讓全世界都要與我有共鳴。”

當人們還在爭論張國榮和譚詠麟誰的歌唱得最好時,張國榮已經在想着自身在樂壇的歷史地位,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永遠站在風口上,潮流之巔的位置誰也難以一直把持着。因而,他只要做好自己就好。

這正是前浪的清醒自省。就如《走向共和》裏李鴻章對梁啓超說的那樣:“一代人只能幹一代人的事。”

前浪們以一生的努力,以其擔當與開拓,爲後浪構建一個可以施展其才華的舞臺,後來者可以縱情地乘風破浪。但前浪總有其侷限,而競技有無限可能。後浪的機會就在於其一往無前的銳氣,後浪的潛力一旦被激發,就會以摧古拉朽之勢踏平前浪,其效果必定也是石破天驚。22歲的老虎伍茲在1997年美國大師賽前三輪獲得巨大領先優勢後,應該沒有人去問他第一次獲得大賽54洞領先會否崩盤?

那樣的問題大概適合放在第二輪結束。但第三輪之後,拋出這樣的問題估計是要找抽,4杆領先優勢可能會玩砸,7杆以上優勢截至目前還沒有球員失手過,更何況伍茲當時領先9杆。人們更關注的是伍茲將給世界帶來怎樣的奇蹟?會讓多少前浪的紀錄作古?

伍茲果然沒有辜負衆望。他在1997年美國大師賽的冠軍成績,到現在都沒人在奧古斯塔超越。他依然是美國大師賽史上最年輕的冠軍。當然,伍茲身後的後浪從來沒有放棄過努力。斯皮思在2015年奪冠時,同樣刷新了很多紀錄,比如36洞的成績爲130杆(-14),54洞的成績爲200杆(-16),這樣的超低杆在大滿貫賽的歷史上都罕見。

此外,伍茲在2019年追平山姆·斯尼德美巡賽82冠紀錄,李昊桐2016年刷新沃爾沃中國公開賽最年輕冠軍紀錄,這些都表明前浪構築的防線也可以被超越。

借用《三體》作者劉慈欣的話,給高爾夫後浪以時間,而不是給時間以後浪,以此與後浪共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