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跳動代表着生命的存在~而心率,尤其是靜息心率(安靜狀態下測得的心率),是瞭解人體心血管系統功能最簡單、直接的指標。

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人把心率和長壽聯繫到了一起——有些人認爲,心跳快好,表明身體活力強;有些人則認爲心跳慢些好,心臟能工作的時間更久……

對此醫生表示,不同人羣的心率是有差別的,但是跳得太快或者太慢,又或者無規律,都是有問題的!

01.

心率,在這個範圍更好

人體的正常靜息心率爲60-100次/分鐘。

而心率是會受到一些因素影響的:如新生兒心跳較快,而老年人心跳比較慢;體力勞動、劇烈運動,或是在受驚、緊張、害怕、發怒等情緒變化時心跳會加快,而睡覺、休息時心率減慢;另外,一般成年女性的心跳比男性稍快。

但只要您的心跳在正常範圍之內波動,都屬於健康心跳。

那心跳的快慢跟壽命究竟有沒有關係,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證據支持。不過,有關研究表明,心率長期低於50次/分鐘,或長期超過80次/分,都會增加人的死亡率!

因此,將心率保持在60-80次/分鐘,對健康更有利。

01

長期心跳過緩的後果

當心率小於每分鐘60次時,就屬於心跳過緩,會導致心臟泵出的血不夠,使身體出現缺血缺氧情況,可造成頭暈、乏力、心臟擴大、心衰、惡性心律失常,甚至休克猝死等危急情況。

02

長期心跳過快的後果

心臟有樓上樓下兩層,樓上叫心房,樓下叫心室。心房和心室並不是同時跳動的,是心房先收縮,血流到心室,再由心室打到全身。

心臟跳動過快則分爲兩種情況:

一是心房跳動過快,會有心慌、胸悶,嚴重時可能有腦梗死的風險;

二是心室跳動過快,會有心悸、頭暈、室顫、猝死的風險。

02.

心跳異常,可能是疾病作祟

如果突然發生心跳紊亂,要當心背後隱藏的疾病:

01

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功能異常會影響心臟。因爲其分泌的甲狀腺激素是一種全身性激素,對各個器官都有影響,尤其是心臟,可調節血壓、心率、心肌耗氧量和收縮力、心功能等。

像甲減,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會使得心肌收縮功能減弱,影響心臟的電活動生成及傳導,繼而導致心跳變慢、傳導阻滯;

而甲亢,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使血壓升高、心跳加快。

甲亢或甲減引起的心臟病具有可逆性,只要控制好甲狀腺功能,心臟病通常會“不治而愈”。但如果重視不夠,治療不及時,嚴重者會心衰甚至死亡!

02

腎臟疾病

腎臟疾病導致心跳減慢可以分爲永久性和可逆性兩種。

①腎臟疾病時腎功能減退,血鉀代謝障礙,高鉀血癥時導致心跳減慢,可出現竇性心動過緩,這時還是可逆的;

②腎臟疾病到了終末期,腎功能完全喪失,體內的廢物及毒物無法排除,如不及時治療,這些有害廢棄物會對心臟造成破壞和損傷,進而可導致心跳減慢甚至心力衰竭,這時愈後效果就不理想了。

03

房顫

房顫分爲兩種——其一爲陣發性房顫,心跳又快又亂;其二爲持續性房顫,心跳慢但是亂。

房顫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心律失常,會使死亡風險增加2倍,發生腦卒中的風險增加5倍以上!

但1/3的房顫患者無明顯症狀,也有患者可能出現心悸、乏力、胸悶、眩暈、活動後易疲勞、入睡困難等表現。如何檢測自己是否患有房顫呢?

自測是否存在房顫

①摸脈搏。正常脈搏是有節律的,如果脈搏忽快忽慢,或跳動過快,可能預示房顫。也可佩戴心率檢測儀器,觀察心率變化。(注:老年人心跳一般不超過80次/分鐘。)

②觀察排尿情況。如果尿頻但尿量正常,且伴隨心慌,可能預示房顫。

若出現上述的不適症狀,最好及時去醫院做個心電圖檢查。

04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

這類患者夜間會出現打鼾甚至呼吸暫停的情況,而通氣和換氣功能障礙會引發低氧血癥,出現心動過緩等心律失常表現,長期如此,甚至會誘發夜間心絞痛及心肌梗死。

除了夜間睡眠異常,此類患者白天還會出現嗜睡、睏倦、頭暈乏力、頭痛等不適。

心跳異常的病理原因有很多,只有找出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病,才能更好地阻止進一步的損害。

03.

日常養心

01

堅持運動:調節心率、建立側支循環

堅持有氧運動,比如走路、瑜伽、健美操等,能有效降低靜息心率,堅持三個月左右,可以明顯改善心率。

此外,更重要的是,科學運動能幫助激發機體建立側支循環,給堵塞的血管尋求新的“通道”。

比如像冠狀動脈突然被血栓堵塞時,會造成急性心梗,但如果在它逐漸變得狹窄、閉塞時,有其它正常的血管能伸出援手,建立側支循環,就能比較好地保證血流的暢通,並幫助心肌供血,救人一命。

02

心臟的營養“守護神”

合理的膳食搭配對心臟健康有着不可小視的作用,飲食中的很多營養素都能夠幫助強健心臟:

1、鉀

礦物質中名列榜首的“護心”元素,可以抑制心肌的興奮性,控制心率;還能排出體內多餘的鈉,穩定血壓,減輕心臟負擔。像香蕉、番木瓜、香菇、土豆等都是富含鉀元素的食物,可適當食用。

2、ω-3脂肪酸

這種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預防全身炎症反應和心血管疾病,起到保護心臟的目的。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每週通過喫一兩次魚攝取2克左右的ω-3脂肪酸, 能使心源性猝死的風險降低36%,並減少17%的死亡可能。

除了三文魚、沙丁魚等深海魚,核桃、亞麻籽、紫蘇籽以及用它們榨取的油脂也是ω-3脂肪酸很好的來源。

3、鎂

鎂元素能輔助調節“三高”。人體如果缺鎂,可導致心動過速、心律不齊、心肌壞死及鈣化。像穀類、豆類、莧菜、蘑菇、芝麻等可以適當多喫。

資料:健康i楊浦

編輯:奚宇軒

楊浦區融媒體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