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新修版小说的设定,鸠摩智前后有三次中原之行,总共四次离开吐蕃。三次中原行皆与中原武林产生了一些瓜葛,并引起了一些直接或潜在的矛盾。第一次是二十多年前,鸠摩智登拜少林,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潜藏少林抄录秘籍的慕容博,然后以师门绝学“火焰刀”向慕容博交换了三十多册少林绝技功决图谱,并与慕容博定下获得《六脉神剑剑谱》换取另外五十册秘籍的约定。

第二次中原之行,鸠摩智是先到大理天龙寺,先是意欲用三门少林指法的绝技换取《六脉神剑剑谱》不得,又以挑战天龙寺“六脉神剑”为由,妄想抢夺剑谱。最终目睹剑谱被毁,将已学得“六脉神剑”的段誉视为活剑谱,并把他带到了中原姑苏燕子坞。第三次则是他在王语嫣家获得《小无相功》后回吐蕃修炼,数月后听闻中原举行武林大会,而重返中原,继而大战少林。他最后一次离开吐蕃,最终被段誉吸掉内力的那次,由于是在西夏,故而不算中原之行。

鸠摩智这四次离开吐蕃的活动轨迹,与小说几大主要角色引出相关的故事情节,也是小说中他的全部戏份。金庸先生对他的每一次出场,是都给出了充分的理由。

第一次中原行,小说中虽无明显写他为何会出现在少林,但就新修版小说的设定,从他半夜出现在藏经阁附近,以及他愿意用师门绝学换取慕容博的“少林绝技”来看,他就是借口交流佛法,实则觊觎少林绝技而来,为的就是偷得少林秘笈回吐蕃壮大宁玛教派,彻底消除吐蕃黑教。第二次中原行,则是为了履行他当年与慕容博的约定,再次互换绝学秘笈,当然他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六脉神剑剑谱》和燕子坞中他尚未得到的那些少林绝技功谱双双得手。第三次大战少林,一是为了大展自己神通,二是为了破坏中原武林结盟,这点小说中有明确交代。第四次离开吐蕃,很明显是奉吐蕃国王之命,陪同吐蕃王子前往西夏应聘驸马。

他想中原武林人物结盟一成,于吐蕃大为不利。自忖少林寺七十二绝技自己所会者虽不周全,但自练成小无相神功后,较之当日孤身上大理天龙寺挑战、以“火焰刀”神功击败段氏六脉神剑而擒得段誉东来之时,功力已然大进,以小无相功运使少林诸绝技,当可入少林而尽败诸僧,令少林派一败涂地。中原武林结盟不成,自己即为吐蕃建立不世奇功,不枉了国师之名。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四十回》

而小说中鸠摩智的这四次离开吐蕃,对情节的推动而言,他的角色作用也展现得十分明显。第一次中原行不仅是直接引出了二十年后的天龙寺大战,也是他被慕容博设计,为吐蕃与大理、吐蕃与大宋的两国纷争,埋下了隐患。第二次不仅让读者首次检验了“六脉神剑”的威力,还将段誉直接带到了中原,让段誉遇到了王语嫣从此不能自已,走上他的波折情路,更是间接促成了他与乔峰,再与虚竹的结拜,成就了“天龙三兄弟”的情义无双。

第三次大战少林,结果败在虚竹手下,则是让读者通过虚竹与他首次这样第一流高手交手,检验了虚竹的功力水准;而且对武功贪多务得的他,还成为了扫地僧“武学障”理论验证者,更是打伤段誉之后,促成了段誉与钟灵的重逢。第四次在西夏则是让段誉吸尽了他的内力,这数十年的修为直接助段誉彻底贯通了经脉,剑气运行自如,出手不再时灵时不灵,更还间接促成了段誉与王语嫣终成眷属。

看过小说我们都知道,《天龙八部》之所以大气磅礴,是因为金庸先生用宏观的角度,在讲述着小说背景下的天下大势。当其时,诸国鼎立,北宋北有契丹,西北西夏,西有吐蕃,南有大理,东北还有新兴崛起的女真部落,内部更有燕国后裔慕容家,是诸强环绕。而诸国也在小说中各有代表的人物,大宋自然是以少林和丐帮为代表的中原武林和群雄,辽国则是实为契丹人身份的萧峰和他义兄辽帝耶律洪基,西夏是一品堂和后来的驸马虚竹,大理便是段誉为首的段氏家族,女真是完颜阿骨,燕国是慕容家父子,而吐蕃代表就是国师鸠摩智。诸国你往我来,代表人物穿插其中,各种争斗,那是好不热闹,精彩纷呈。

除此还有引申出的另一点,那就是点明虽有萧峰这样的豪杰可以牺牲自己去换取宋辽的和平,但单靠武林豪杰来护国安民,朝廷却无所作为的大宋,在群强的如此环伺之下,焉有不灭亡之理。后来新崛起的女真,靖康一役灭掉北宋,就正印证了这一点。由此可见,鸠摩智和慕容家父子,还有阿骨打这些角色都是缺一不可的,他们各自代表的势力,让他们在小说中必须占一席之位。

这个人物一开始在小说中出场,是先闻其名而再见其人。金庸先生是借天龙寺诸僧和段正明的对话,展现了这号人物的来历颇大。就如小说所言那般,保定帝素知大轮明王鸠摩智是吐蕃国的护国法王,但只听说他具大智慧,精通佛法,每隔五年,开坛讲经说法,西域天竺各地的高僧大德,云集大雪山大轮寺,执经问难,研讨内典,闻法既毕,无不欢喜赞叹而去。保定帝也曾动念欲前去听经。这信中说与姑苏慕容博谈论武功,结为知己,然则也是一位武学高手。这等大智大慧之人,不学武则已,既为此道中人,自必非同小可。

未现身前的鸠摩智,俨然就是一个得道高僧的形象。这也是有读者认为,按金老一开始对这个人物佛法修为如此之高的设定,还是吐蕃护国法王的他,鸠摩智本不应该去涉入武林并挑起纷争。但金老还是将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撕破,将之推向了勾心斗角的江湖。随之我们看到的鸠摩智,他的作为与先前描述的高僧形象并不统一,他对武学贪多务得和痴迷,以及他那争强好胜的心性,佛门所言所戒的“贪”、“嗔”、“痴”三毒,他是无一得免。

由此我们从鸠摩智出场之后,将之去对照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就会发现,其实他也只不过是《天龙》中的芸芸众生而已,他并没有因为他的精通佛法而跳出凡尘。实际上,这也是金老为何要先将鸠摩智的高僧形象,毫不留情砸破的原因。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鸠摩智,诠释他给小说所设定的基调,那便是众生皆苦,便是大智慧的大轮明王也不能例外。而他四次离开吐蕃的活动轨迹,在小说中引出相关的故事情节,完全可以看作是他在修行路上,勘破三毒魔障的悟道之路。

当然了,小说中的众生都最终选择放下而摆脱了困苦。萧峰用一死回报宋辽两国恩情,摆脱了两族世代仇恨和对立的困扰;虚竹放下了在佛门中成佛的执著,摆脱了离开佛门的苦闷;重返琅嬛福地的段誉,终于看清了心中的魔障,明白自己所爱所迷并非王语嫣,目睹她推到玉像离开;萧远山和慕容博,一个放下复仇,一个放下复国,一起皈依佛门;李秋水和童姥看清事实,同一笑,到头万事俱空;段延庆苦求不得,不求而得,明白命中原来注定而欣然离去;而因发疯活在梦中的慕容复,终于不再承受祖宗遗志的负累。

鸠摩智也一样。他因被段誉吸尽内力而废去了一身武功,武功一破,三毒的魔障也随之勘破,这一来,鸠摩智大彻大悟,终于真正成了一代高僧。此后他广译天竺佛家经论而为藏文,弘扬佛法,度人无数,至此,金老最终还是恢复了他的高僧形象。可见,金老通过鸠摩智诠释的是小说“众生皆苦”的基调,鸠摩智也是芸芸众生相之一,这个角色的意义,也让他在小说中不可或缺,八部天龙,指的本就是众生,删掉他,“天龙”众生相便是不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