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鳳文系中國知名財經評論員

近期,消費金融公司發展迎來兩大利好。一是日前銀保監會辦公廳下發《關於促進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從監管政策方面爲消費金融公司“鬆綁”。二是前不久,央行與銀保監會在發佈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中,提高網絡小貸業務門檻。由此引發業界的高度關注,並被認爲是促進消費金融公司發展的重磅信號。

早在2009年,爲促進消費金融業務發展,規範消費金融公司經營行爲,原銀監會制定出臺了《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對消費金融公司的資本金、業務範圍、融資渠道、監管指標等提出明確要求。2013年進行了修改完善,隨後根據審慎監管要求,對相關指標進行了適當調整,有力促進了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全國已開業的27家消費金融公司資產規模4861.5億元,貸款餘額4686.1億元。

今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各行各業造成巨大沖擊,消費金融行業也同樣未能倖免。受疫情影響,借款人還款能力降低,導致不良貸款增加,因而致使一些消費金融公司利潤同比出現下降。據不完全統計,在完整披露2019和2020年上半年數據的12家消費金融公司中,一半的公司淨利潤同比出現下降,有的公司淨利潤降幅高達90%以上。

應該看到,監管部門及時出臺措施,支持符合許可條件的消費金融公司在銀行間市場發行二級資本債券,支持通過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開展正常類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降低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等,不僅拓寬了消費金融公司的資本補充和融資渠道,增加其流動性,提供貸款投放能力,還能夠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同時,督促消費金融公司做實資產風險分類、真實反映資產質量,有助於加強外部監督,提高社會的公認度,爲業務拓展奠定良好基礎。撥備覆蓋率的下調,也將進一步提高公司整體經營指標、盈利水平和風險化解能力,進而推動更健康發展。

不僅如此,監管部門提高網絡小貸業務准入門檻,嚴控跨省放貸業務,嚴格限制聯合貸款最低出資比例下限,將大幅壓縮網絡小貸機構數量及其業務規模。由此給消費金融公司創造了絕佳的發展機遇,消費金融業務空間更加寬敞,發展前景更加廣闊。

不過,監管政策“鬆綁”,以及對網絡小貸業務的限制只是外部環境因素的變化,確保消費金融公司健康發展更重要的還是要發揮內因作用。爲此,消費金融公司必須強化內部管理,風險防控一刻也不能放鬆。做到對資產風險進行準確分類,真實反映資產質量,將逾期60天以上貸款全部納入不良覈算,並確保資本充足率不低於最低監管要求。只有滿足上述要求的消費金融公司,纔可夠享受到優惠的監管政策,否則將失去良好機會。

與此同時,消費金融公司還應明確定位與業務模式,堅持小額、分散的原則,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經營理念,結合國家政策導向、經濟金融發展規律和市場環境變化趨勢,明確與商業銀行差異化、專業化的發展定位,積極探索優勢細分領域,優化業務模式,加快核心數據及客戶資源積累,不斷提升自主展業能力。要堅決摒棄“高收益覆蓋高風險”的粗放風控思路,充分利用現代金融科技和微貸技術等手段,強化自主風控能力建設,提高風險識別和應對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招聯消費金融公司不久前曾因存在誇大及誤導宣傳、未向客戶提供實質性服務而不當收取費用、對合作商管控不力、不當催收等問題被銀保監會點名通報。這就爲消費金融公司在消費者權益保護上發出警示信號,必須嚴格消費者權益保護管理,不能踩踏監管紅線。爲此,消費金融公司切勿誤導宣傳以及亂收費,要加強對催收公司的甄別,杜絕暴力催收等違法行爲發生。

總之,消費金融公司要立足行業特色和功能定位,不斷創新產品,增強服務能力,爲促進消費升級提供優良的金融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