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邦動力訊】11月29日消息,在今日舉辦的“新範式”2020億邦產業互聯網大會上,齊心集團董事、B2B事業部總經理戴盛傑發表了題爲《集採服務商對數字化的思考》的演講。他指出,供應鏈是魂,產業鏈是根。互聯網鏈接,要先作爲完整的鏈接,把大家鏈起來,鏈接做完後需要時間,跟我們的行業用戶方去共同溝通,產生共識,最後再去使用它。

戴盛傑表示,構建物聯網技術平臺根本的核心有三個關鍵詞:第一是產業,產業用戶訴求非常明確:安全自主;第二,基於這個產業的供應鏈要可靠穩定;第三,要有生態圈,希望知道整個供應鏈的後面是誰,能夠把物流商、倉配商、所有售後服務、維保人員拉在一個圈子裏面。

據悉,大會由武漢市人民政府支持,由億邦動力主辦,卓爾智聯爲戰略合作伙伴,支持單位包括清華大學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和50+投資機構。 這是2020年度產業互聯網領域盤點靠譜商業模式,推出基本成型的新範式,探索創新方向的旗艦活動。展望2021,代言產業互聯網先進生產力。

溫馨提示:本文爲速記初審稿,保證現場嘉賓原意,未經刪節,或存紕漏,敬請諒解。

以下爲戴盛傑演講實錄:

戴盛傑:謝謝組委會給我這樣的機會。其實我是做彙報,同時也是對我們自身業務的思考,甚至可以說是一些困惑,做小小的彙報,也希望在這次會議中得到大家的觀點啓發。

首先我簡單介紹一下齊心,大家早年間可能比較瞭解,是做文具辦公制造商,齊心是我們自己的品牌,只是比較巧,我們創始人團隊人比較多,兄弟姐妹比較多,所以叫齊心協力,取了齊心這個名字。2009年上市以後我們進行轉型,做了企業集中採購服務,向企業用戶提供辦公行政物資、運營物資。

2012年開始,央企客戶集中採購爲我們提供全新的機會,這幾年我們把目標客戶鎖定在央企。剛纔中建的陶總、雲築網,我們都是他們的供應商。最近這三年,央企集中採購如火如荼,包括政府採購、金融行業央管採購都比較多,我們沿着這條路在走,去年50多億,今年應該有不低的增長。在客戶集中採購服務商角色,我們經歷了中國這幾年大客戶採購行爲的變化,也成爲大客戶的服務商。

在這樣的背景下,其實我們走過來的這一路,我總結從客戶端產生了三個變化,第一個變化從早期四五年前開始,與國家電網省級招投標,走到今天全國的招投標,1.0版本客戶目標很清楚要陽光管理,這是核心訴求。走到第二步,2.0版本是成本和效率,客戶更加關注我搞集中採購,我得到了什麼,是不是有更好的成本、更高的效率,降本增效這四個字變成我們這幾年比較高頻的用詞。第三步3.0,這3.0不是我說的,我只是集採的服務商,我的客戶在三天前開了個會,明確提出優化行業供應鏈,優化產業供應鏈,他提出了這樣的要求。

我今天要彙報的,也就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客戶這樣的背景下,客戶對自身所處產業的供應鏈提出了優化的訴求。如果我們不跟客戶在一起,我們是沒有辦法去獨自孤立成長的。客戶對供應鏈有很明確的要求,過往我們講產業互聯網,我們講企業數字化,我們的訴求到底是什麼。

客戶同樣提出了優化行業產業供應鏈過程,提出了生態圈這個詞,其實這些概念都不重要,這些概念在這些年都被用爛了。但是我們觀察自己的客戶,我們非常重要的這些目標客戶,他們提出了生態圈,他們提出了對整個供應鏈的管理有兩個要求,第一個要求希望關注我們背後“供應商的供應商”。以前是不管的,以前我是什麼角色,我在這裏面是服務供應者,我是中間人,我的背後有一大堆人在爲我的供應鏈做服務,我向我的前端誰去提供,我向我的監督者、管理者、使用者去提供,我的“客戶的客戶”是誰,我不知道。

今天如果從生態圈來看,我們客戶提出了非常明確的訴求,就是你是我的供應商沒有錯,你的“供應商的供應商”,我希望看到你的供應商,這纔是可以構建安全自主供應鏈的一種可能,也就是說先把所有參與者圈進來。第二個我希望關注什麼,我希望關注的是我用我的手段,數字化手段,把我背後的人圈進來,我希望我看到我的用戶的內容,我希望看到他的生產場景、作業場景,甚至於看到他的客戶,由此來構建我們彼此的生態圈。這個訴求把產業互聯網,或者說自身的數字化,變得具象了,也就是把所有的參與者圈進來。

這是齊心目前的業務架構和技術架構,我不向各位領導彙報我們採用了什麼樣的技術,但這裏面我只能談一個小小的感受。既然客戶提出了清晰的生態要求,他想構築安全、綠色、自主、環保的供應鏈。怎麼做?他需要先建立生態圈,把人全部圈起來,我們把所有人,現在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已經把前端我們的供應商,對客戶而言是“供應商的供應商”,全部放進去了。事實上什麼叫產業互聯網,我們的體會,很有意思的是,我們曾經在嘗試用比較通用的分析方法,迴歸就是比較通用的分析方法,這是做基礎數據分析的能力。

但事實上我們並沒有很好得到一些數據的應用,也就是說我們已經通過這幾年沉澱了100多億,接近200億的數據,這全部是訂單產生的,全部是不同行業的客戶產生的。問題是什麼呢?當我們把所有人圈進來,從前端開始去看所有積累的數據,如果我把“供應商的供應商”的數據放在一起,我們的數據額是雙倍的,可以接近幾百億的規模數據。通過大家很熱的詞大數據分析,並沒有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很好的結果,也就是說如何爲用戶去構建很明確安全供應鏈,或者產業供應鏈,通過這些數據的積累,提供了什麼,這是一個課題。坦率的說,我們到目前爲止,通過了這種分析,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方法,一些技術手段去做,我們發現不同的行業,確確實實有非常非常多的不同。

我們今天討論產業互聯網,討論企業自身產業數字化的過程,是絕對不能脫離產業的。我舉個小例子,用戶對我們的要求,事實上大家都知道,安全已經是非常重要的,產業供應鏈安全已經變成非常重要的話題,其實我們在很多製造工具上面是有弱點的,國內製造工具有很大問題。我們有個客戶告訴我,你對我的價值,不是簡單按時送貨,提供很好現場服務,能夠把貨物分發到工位,這叫基礎要求。比如,我們有個工具是被卡脖子的,你能不能同步去提供給我這個工具在中國哪家企業做得好,他的產品能不能拿過來給到我測試,能不能做替代,這些需求是我們真正意義上客戶提出來的需求。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講產業互聯網,講產業數字化的時候,我們可能真的要對產業提出一些非常明確的理解,也就是說每個產業、每個行業是有基因的。剛纔雲築網的陶總提到MRO,建築行業MRO的產品,我聽到是這樣的,我不需要非常耐用的,但我需要非常高頻使用的,需要低延遲的,這是建築行業MRO工具很根本的訴求。這時候其實是不一樣的,今天你換個化工行業,可能產品工具不應該是這樣的訴求。

你用簡單持續的方法去迴歸,你說你今天測出來,行業客戶到某個時間點一定會換個閥門,其實是不對的,因爲他採購閥門,很可能這張訂單持續迴歸的時候,你算出來是3月份要採購閥門,但這個閥門不是3月份要用,而是3月份計劃到時間了,我要訂購閥門,跟使用是兩回事。

我們整個產業互聯網,我們今天做產業數字化的時候,有幾個關鍵詞,我希望今天在這裏得到很多同行、採購方和不同行業互聯網專家的指導。第一是產業,產業用戶訴求非常明確,安全自主;第二,基於這個產業的供應鏈要可靠穩定;第三,要有生態圈,希望知道整個供應鏈的後面是誰,能夠把物流商、倉配商、所有售後服務、維保人員拉在一個圈子裏面,這是我們今天構建物聯網技術平臺非常根本的核心。

我覺得互聯網鏈接,我們先作爲完整的鏈接,先把大家鏈起來,鏈起來怎麼用,我覺得還需要時間,確確實實需要時間,需要時間去沉澱,需要時間把這些鏈接做完以後,跟我們的行業用戶方去共同溝通,產生共識,然後我們再去使用它。

最後,我借用供應鏈行業老領導的一句話,供應鏈是魂,產業鏈是根。也就是說我們作爲服務於產業的供應商,基於互聯網數字化的供應商,如何向各個產業去提供有效有價值的數字化鏈接,以及數字化輸出,這是我們未來面臨非常重大的課題,任重道遠,市場空間非常廣闊。在此,希望能夠得到各位同行的指導,包括不同領域產業互聯網從業者的指導,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