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婚姻習俗無比繁瑣,每一個步驟更是缺之不可,從孩子有對象到談婚婚嫁開始,一個接一個的講究習俗便隨之而來。

比如兩人覺得合適的話,男女雙方要約定地點,時間,請雙方家長來識看一下,也稱之爲“相親”。雙方相看滿意後,還要挽請德高望重者來作媒人正式說合,俗稱“提親”。緊接着男女雙方要互遞生辰年月,找人合下姻緣,看生辰八字是否適合,俗稱“合八字”。只有男女八字相合,纔可以定親。

確實,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多點規矩,習俗,講究未嘗不是壞事。而這些繁瑣的禮儀中,其實也蘊含着對婚姻的憧憬和希翼!而在婚姻的衆多習俗之中,最被大家熟知和津津樂道的就是送彩禮。

彩禮在古代也叫納徵,“徵”的意思是成功的意思,送往彩禮後,也表明兩人的婚姻就算成立了,剩下的就是選個日子結婚就行。那麼彩禮爲啥被大家所熱議呢?

因爲近年來,彩禮已經不是一種禮節,一種民間習俗,一種象徵性了,而是被賦予了太多的物質含義。

在一些地方,要彩禮更了“發家致富”的出路,從原先的幾萬元,到現在的幾十萬元,從女方的角度來看,要的彩禮又不是自己把拿了,自己單獨把花了,彩禮在一定程度上小家庭的啓動資金,不然結婚的信任用什麼來養家,用什麼來做生意,用什麼來添置家裏的一切?

有的則認爲,彩禮則是一種面子,尤其是在農村這個小社會里,大家彼此都熟悉認識,假如自己結婚要八九萬彩禮,而另一家要幾十萬的彩禮,對比之下豈不是自己不如她人?而且一旦這樣,村裏的大媽大爺們避免不了圍在一起議論。

就拿前段時間,筆者的一朋友結婚來說吧,兩人從上學時就認識,或許是緣分的註定,兩人又在在廠裏見面,兩個人相處了一段時間後兩人就商量着結婚。男方弟兄五個都沒什麼錢,不過這個女婿勤快能幹,能說會道,還有上進心。丈母孃和老丈人都喜歡。

按照當地的約定俗成的規矩,彩禮基本上都是十五萬,另外配一輛車。兩家人見面時,說到彩禮之事,考慮到男方的家庭狀況,女方家裏決定圖個吉利,只要6萬6。隨後便招人看結婚的日子了。

可了沒多長時間,村裏面就風言風語的。“他家閨女咋纔要6萬多,是不是有啥毛病啊”?“男方真沒本事啊,只會說嘴”。“閨女長得又俊,脾氣又好,真不知道咋想的”。

總之,因爲種種的原因,導致彩禮這些年越來越多,不僅成了婚姻中的“攔路虎”,更嚴重的加重了農村家庭的 負擔,腐化了農村的社會風氣。

面對着因“天價彩禮”造成的種種問題,國家其實也非常重視,各地也紛紛抵制天價彩禮、鋪張浪費之風,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工作。同時,國家對婚姻彩禮也出了新規。

根據《民法典》第1042條明確規定“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爲。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此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生效。

其中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也就是指禁止以結婚爲由,索要的天價彩禮。這也就意味着從明年開始,結婚時男方就不用給彩禮了。其中規定,如果是以下這3種情況的話,男方給出去的彩禮還是可以要回來的:第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第二、雙方辦理婚姻登記手續但未共同生活的;第三、婚前給付,並且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因此,這一法典的實施,無疑是給天價彩禮一個重擊,一個約束,也更好地保障了男方的權益。

而這一新規出臺後,千萬的光棍至少在彩禮上不用擔心,更得到了一個“保障”。不過針對這一新規的出臺,農村未婚人卻高興不起來。

有的人認爲,這只是法律層面上講的,但是彩禮原本就是一種民間行爲,談何取消?現實之中,恐怕名義上的彩禮還是存在的,不然誰家願意把閨女嫁給你。

有的人則覺得,這樣估計打光棍的男人更多了,因爲在大多數女人來看,彩禮其實是一種保障,婚前不準要彩禮,結婚時房子是男方婚前財產,婚後大多女方要辭職養孩子,萬一倆人過不好離婚,女人就真的是“淨身出戶”了。

還有的人更是直言,不要彩禮更注重品貌了和對方家庭了,還不是一樣的,說到底光棍根本不是彩禮的問題!取消彩禮其實以後找對象更困難,很多聰明人找對象,彩禮只是過場,多多少少,女人需要安全感,有彩禮,會把彩禮放到對男人本身的要求裏,某一方面適當放寬。

如果取消彩禮,女人在選擇對象的同時,考慮的問題更多,自己能賺錢能生存的,我得找個更好的,所以,此政策出來以後,造成的局面就是,聰明人有能力的人照樣能找到對象,老實人,沒能力的人更難找到對象,優勝略汰麼。畢竟,過去的人都會說,這個人挺老實的,還有彩禮,條件可以,你跟着他不喫虧,女方想想,就這樣吧。現在呢,這個人老實,你考慮麼,女方說,我不考慮,這麼老實,怎麼出去闖,一點安全感也沒有,到時候還要我去保護他麼?

其實大家擔心的並不無道理,但不管怎麼說,近年彩禮確實漲的離譜,抵制天價彩禮是對的,但更重要的是,兩人在一起生活,不在於彩禮的多少,更多的是在於男女雙方是否齊心合力用雙手來創造幸福,共創一個和睦的家庭,這纔是一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那麼你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在評娶告訴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