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仁古镇的建川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只公文包和一枚胸章。其上有岁月磨蚀的陈旧痕迹,无声地彰显着它们承载的历史。

它们的主人曾带着它们穿越过无尽的战火和四处弥漫的硝烟,在抗日前线歼敌、缴枪、毁车,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了全国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

与此同时,他的女儿却在农村无人问津。小小的女孩儿在日本人统治的纱厂当童工,受伤之后无药医治,一直化脓烂到见骨。直到日本投降,这位离开父母十几年的孩子才终于回到父亲身边。

他是尽职的军人,是忠厚的同志,是坚韧的战士,却唯独不是称职的父亲。

1955年,中南海怀仁堂,一众将士的最前排,十大元帅的军衔被加在他的名字之上——聂荣臻。

一、实业救国任天下

聂荣臻的人生旅程开始于四川江津的一个家徒四壁的农村人家。聂荣臻的父母有朴实农民的传统美德:他们勤劳善良,把读书奉为上品。

所以纵使家境贫寒,聂荣臻的父母还是尽力供养儿子念书。8岁起他在私塾念书,15岁时又到了离家十五公里的学校学习。

聂荣臻的故居至今保留着他学习时用过的笔筒,上面刻着“破睡”二字,是少年聂荣臻用来提醒自己要认真学习,不能瞌睡的警语。

聂荣臻不是闭户读书人,他同时还积极对国家民族的大事发表观点,并参加学生的爱国斗争。五四运动期间,聂荣臻被反动军警当局抓捕,他为了躲避抓捕,也为了进一步学习西方进步的思想,与邓小平等一众学生一起登上了留法的邮轮,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勤工俭学的留学生涯。

“我辈要以报国为根本,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建功立业。”聂荣臻怀着要实业救国的理念,在异国他乡开始学习化学工程。1922年,他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春天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在党的领导下,聂荣臻奉命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后又转入苏联红军学校学习军事。1925年,国内革命形势变化,需大量的理论人才。已经成为职业革命家的聂荣臻义不容辞地返回了祖国。

二、四载潜伏塑慎智

1927年,聂荣臻作为中共前敌军委书记,在南昌起义中发动两个多团起义,而后跟随军长叶挺率部南下,发动广州起义。然而敌我力量悬殊,三天的浴血奋战之后,起义还是以失败告终。聂荣臻根据上级指示,前往香港展开地下斗争。

潜伏的岁月可以用“艰苦卓绝”来形容。聂荣臻必须严格克制自己爱说爱笑的本性,惜字如金,不能轻信任何一个人。

他初到香港,广东省委机关就被破获。敌人搜查到了聂荣臻写给省委秘书长沈宝同的纸条,得到了他的地址。敌人当即扑向他的住处,而聂荣臻刚和叶剑英碰完头返回,还没进屋就看到了异相:他雇请的阿姨正把他的行李往楼下搬。

谨慎的性格让聂荣臻没有出声询问,他在收到阿姨递来的眼色后沉默地接过了行李,迅速而从容地离开了住所。他的推断果然不错,事后才得知事情的始末。他凭借着运气和机敏躲过一劫,然而地下工作者要面临的考验远不止于此。

一次青年团开会,聂荣臻按照约定时间赶往秘密地点。前往会议场所的途中,他因事耽误,赶到时却看到原本应该一起参与会议的同志正往楼下走。

他立刻意识到,敌人已经控制住了这些同志。于是聂荣臻很快镇定下来,在敌人的眼皮子下表情轻松地继续上楼,再次有惊无险地逃脱被捕的命运。

悲剧的诞生往往只在一念之间,对于聂荣臻来说,跳电车是必备的技能,而从杂乱的脚步声中分辨出警察的皮鞋声,从而随时准备改变路线更是家常便饭。之前还与他一起共事的同志,可能第二天就成了潜藏的叛徒。

在这样的环境下,聂荣臻就像一个住在玻璃匣子里的人。他既要保持和外界的频繁接触,同时又不能轻易相信他人。他是孤独的,好在有一位聪慧体贴的女性出现在他的生活里。这就是他后来的妻子,也是当时香港机要交通员——党员张瑞华同志。

张瑞华出生于农村,依靠自己编织筐子卖钱,硬是自己供应自己读完了小学。后来她又考入黄埔军校,是一位机敏而坚强的女性。由于工作的必要,聂荣臻和张瑞华的接触日渐变多,这道倩影也住进了他的心里。

那个年代的爱情直白而纯真,就连追求的手段都有些笨拙而可爱。聂荣臻时常在非工作的时间去看望张瑞华,陪她聊天,偶尔还带些礼物。而张瑞华面对这位严肃的同志,也不像他人一样怕他。

她觉得聂荣臻挺拔坚毅,又爱整洁,并不在乎十岁的年龄差距。相互爱慕的两人,水到渠成地走到了一起。

图为聂力与聂荣臻

1928年4月,党组织批准了他们的婚姻。情况特殊,两人的结合没有任何仪式,但并不影响这对夫妻的情比金坚。

同是地下工作的同志,两人每月的补贴加在一起也只有22元,生活窘迫。聂荣臻整个夏天只有一件白衬衣,而张瑞华为了让丈夫添置一件新衣,只说自己要买衣服,等到了店里,却让售货员拿过一件男式短袖让他试穿。

聂荣臻这才恍然,但是拗不过坚持的妻子。

他灵机一动,和妻子耳语“有情况”,匆匆拉着她离开。到了家中,张瑞华才明白她中了丈夫的计,也只得苦笑一声作罢。

三、战火救孤仁心厚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聂荣臻先后任八路军第115师副师长和政治委员,指挥平型关战斗,大捷。

那是全国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给全国甚至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战友带来了高昂的士气。日军的零败绩被打破,全国人民都看到了获胜的希望。

抗日战争艰苦而持久,日军占领太原之后,战局又生新变。聂荣臻率领三千人,在五台山区建立起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不到两年时间,他带领战士们,把五台山一个小小的根据地扩展到拥有72个县,1200万人口、主力部队近10万人的模范根据地。毛主席赞他:“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并号召全军学习。

无论是正面对敌还是敌后建设,聂荣臻都表现得十分出色。1939年,他和杨成武一起指挥部队赢得了黄土岭战斗,击毙了抗日战争中被消灭的最高职务的日军指挥官——“名将之花”阿部规秀。

1940年春,抗日战争相持阶段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百团大战开始,八路军有105个团参加,聂荣臻也作为重要的指挥官参战。

路过井陉矿区的时候,战士救起两个日本小姑娘,带到了聂荣臻面前。这一对姐妹的父母是矿站的工作人员,死于日军的炸弹轰炸。最大的美穗子才六岁,根本没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聂荣臻并没有把对残暴日军的仇恨加诸无辜儿童身上。他称呼美穗子姐妹为“日本朋友”,还给她洗了梨吃。他吩咐秘书把这对姐妹送回日本,并写下一封书笺:

“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

“此次八路军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彷徨无依,情殊可悯。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

“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为今之计,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与幸福。

“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翻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这一封信笺,带着聂荣臻对无辜幼小平安长大的期望,带着他作为共产主义战士对消灭日阀、恢复和平的心愿,和美穗子姐妹一起被送到了日本。

1980年,聂荣臻战火救孤将近四十年之后,日本著名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了一则特殊的寻人启事:《美穗子姐妹,中国元帅聂荣臻想念你们》。

彼时中日关系正在升温,而对救命恩人念念不忘的美穗子姐妹看到报纸后,决定立即启程前往中国。

人民大会堂内,八十二岁高龄的聂荣臻在家人的陪伴下,见到了已经过上幸福生活的姐妹俩。她们泪流满面,一下跪倒在聂荣臻面前,泣不成声地捧出一幅字来——中日友好,万古长青。

四、为兴科技辞官职

聂荣臻不仅是乱世的良将,亦是治世的能臣。

新中国成立之初,聂荣臻为了抗美援朝的事物累倒在岗位上。等他修养好,中央给了他三个选择:第一,分管科学技术工作;第二,接任北京市长;第三,继续主管军工。

而聂荣臻不假思索地选择了第一条路。

即使是从来没有做过的工作,聂荣臻也丝毫没有畏难情绪。他很快主持制定了十二年科学规划,亲自参与领导这部长达600多万字的纲要草案编写,对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全面的安排。

他尤其提出,要研制导弹和核武器,掌握自卫手段,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核讹诈。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看法立刻在中央军委被通过,研制“两弹”任务压在了聂荣臻肩上。

六十年代初,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没有了技术援助,国内又面临经济困难的双重困境,中国的导弹研制进入停滞阶段。严峻的选择随之而来:要继续,还是放弃?

聂荣臻没有动摇,他立即向中共中央写报告,明确提出“两弹一星”必须坚持攻关,绝不能就此放弃。

身为国务院副总理,他亲自深入现场进行调研和指导,和工作人员一起艰苦努力。终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中国外交的腰杆硬起来了。聂荣臻当初坚持狠抓尖端国防的观念,被实践证明出正确性。

在“文化大革命”的浪潮中,聂荣臻也没能幸免。各种莫须有的帽子压得他抬不起头来,他一直勉力和四人帮做斗争,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等到了沉冤昭雪的那一天。

平反之后,聂荣臻复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继续建设中国的军工,坚持自力更生,精兵强国。1987年,他因病离开了岗位。沉重的病痛折磨之下,他心里还记挂着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然而已经是有心无力。

1992年5月14日22时43分,聂荣臻逝世。至此,共和国的最后一颗帅星,也从建设新中国的奋斗者们共同织成的天空中陨落了。

“我很想多看看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喜人形势,也很想多听听祖国科技事业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我作为一位老共产党员,衷心地希望全党同志在党中央领导下,同心协力地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而奋斗;衷心地希望全军同志在中央军委领导下进一步巩固国防、保卫和平;我更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牢记科技兴国的重任,努力攀登世界高科技的崇山峻岭,为国争光。”

这是聂荣臻在弥留之际道出的肺腑之言。他入党70年,从没脱离过党的岗位,为党奋斗终生,至死不忘。

救国于危难的路上群星璀璨,而聂荣臻作为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其军事素养和作战能力毋庸置疑。除此之外,他身上还闪耀着忠厚的温情光辉。被错怪,不争辩;遇原则,不妥协。

事情处于商讨阶段时,他认真思考,积极提议;当一切尘埃落定,即使组织选择了与他截然相反的方案,他也毫无异议地踏实执行。

多年的理论学习和实战锻炼赋予了他一双慧眼,他从不人云亦云,而是能在关键时刻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一生厚道人称赞,千秋风流一元戎。”

聂荣臻一生不懈,于国、于民无愧。但于小家,尤其是于没能陪她长大的女儿,是有亏欠的。

然而以他为代表的这一代人的放弃与成全,就是为了换回如今的孩童们,不用如美穗子姐妹一般苦于战乱,不用如他亲生女儿一般离开父母。

今人回首,理当感激,理应敬重。

文|闻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