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2003年薩達姆被捕後,兩個人成爲了鮮明對比,都是一夜成名,一名是叛徒保鏢穆斯拉特,一名是活捉薩達姆的大兵吉恩斯·科魯茲。首先這位保鏢,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身不由己,另一方面美國開出了2500萬的高價讓他開口,最終穆斯拉特選擇招供,他也成爲人人喊打的叛徒,終身不敢回國。當然這個時候他已經不在乎了,自薩達姆被捕後,他就拿到了2500萬美元的賞金,就等待移民美國了。

然而此人下場卻比較悲涼,雖然美國信守承諾,給了她2500萬,但是卻把穆斯拉特看管起來,如今在牢獄中度過下半生,就是有錢也沒處花。而另一個人吉恩斯·科魯茲就不一樣了,他作爲美國英雄,受到了來自國民的讚揚,鮮花,美女,金錢,讓他感到滿足。如果是一部電影,此時的他就是主角,人生將走到巔峯,但現實世界卻並非如此。開始的他,的確是英雄,但隨着戰爭的掃尾結束,他在伊拉克在全世界的口碑急轉而下,最後甚至美國人都不支持他了。

爲什麼會如此呢?首先美國對於伊拉克俘虜不夠人道,薩達姆俘虜美軍女兵後,並未傷害一人,而伊拉克士兵卻慘遭審問甚至極刑,十不存一。戰後美國聲譽接連下滑,而這時候吉恩斯抓捕薩達姆的照片又被流傳出來,瞬間轉移了各國對美國怒火。照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薩達姆被按在冰涼的地面上,一位滿臉白鬚的老人卻如此悲慘,極大的博取了各國人民的同情,因此吉恩斯立馬被“集火”。

此時他已經不是人人讚歎的英雄了,而是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美軍此時也因爲輿論的影響,不得不讓他提前“退役”。吉恩斯本以爲自己該享受上將待遇,結果就這麼慘遭軍隊拋棄了。其實美國人也只不過把士兵當作一個職業罷了,失去就失去了,吉恩斯迫於生活,放棄了榮譽,決定重找一份工作,然而後來發生的事情,讓他感受到了社會極大的惡意。

曾經以他爲榮的父母,開始否認雙方關係,而常常把他掛在嘴邊的鄰居,也裝作不認識。至於進入各大公司應聘的時候,也因爲這幾年太出名,一眼就被認出來,各公司紛紛拒絕。給出的理由就是:“他們不會收留一個劊子手當員工”。這讓吉恩斯非常難過,美國人本身就是生活在一個還債的社會,如果沒有穩定的工作,那麼意味着你的房子,車子都將被銀行拍賣接管,而妻子也將離你而去,所以面對這樣的結果,吉恩斯生不如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