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故事,帶你瞭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贊

在生活中,有一些夫妻因爲不能生育,會想通過領養孩子來養老。不過領養孩子的正規程序一般比較複雜,需要提交繁多的證明材料,或者是考覈收養條件,導致有一些收養人寧願走捷徑,也就給了不法分子犯罪的動機。

比如,有的孩子是“送養人”通過非法渠道獲得(比如拐賣兒童),甚至有的人爲了能夠多賣孩子,而非法留養一些孕婦直接進行買賣。那些打着送養旗號的家長,在網絡上編造各種謊言,假裝“被逼無奈”送養,實際上則是暗中收取鉅額“營養費”和“補償費”。

50元入羣,明碼標價6萬賣兒子

近日,廣東就審結了一起拐賣兒童案,一名父親打着送養的旗號,通過QQ羣將兒子以6萬元的價格出售。

男子黃某說自己離婚後,帶着兩個孩子生活,又跟現女友生了一個十個月大的兒子,可女友卻突然捲走所有錢消失,黃某表示帶着孩子不好工作,願意以6萬至10萬元的“保證金”送養兒子,並且保證以後斷絕往來,希望有好心人能夠領養孩子……

黃某的“悲慘”經歷一經發布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他們紛紛私聊黃某。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這寫“悲慘”經歷,全是黃某編造出來的。

原來黃某今年生意慘淡,有加上經常跟女友吵架,於是就動了賣兒子的念頭。趁女友外出,黃某花50元加入了該羣,找到了買主以6萬元價格“賣掉”兒子。

在孩子被“送”走後,黃某的女友發現兒子被賣真相,立即報警,這才揭露了這場非法交易。

“送養兒童”牽出兒童買賣暗網

生活中,簡單的“送養”背後,往往隱藏這一條巨大而隱祕的產業鏈。組建這些交流平臺的大多是一些黑中介,通過挖掘客戶,發佈消息促成交易,賺取中間差價。或者是暗箱操作“洗白”孩子的身份,提供假信息,方便買方落戶登記。

其中,大部分送養人是未婚生育、沒有能力撫養,或是離婚分手,想要將孩子處理掉的。而領養人一般是生育上有困難的夫妻,希望能夠領養孩子養老,他們全都通過網絡非法交流進行買賣。

這些孩子通常在還沒有出生時,就已經被明碼標價好,女孩正常是五萬到六萬,男孩則是八萬到十萬。或者是送養人發佈孩子的視頻、照片,公開進行競拍。

爲了逃避法律責任,這些人會在“送養”兒童後,通過收取“保證金”“補償費”“感謝費”等,以私自送養之名,行買賣兒童之實。

分析:

生活中,不管是“你情我願”的私下收養,還是公開以以盈利爲目的的買賣,都是屬於犯罪行爲,都應該被嚴厲打擊。即使是那些不得已要送出孩子的父母,只要開出價格,都是在將孩子商品化,跟買賣兒童就是同一個性質。

還有那些買主,如果沒有需求買賣就不會有傷害,要知道,每一起兒童被拐案件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甚至是幾個家庭無盡的傷痛,所以不要爲了一己私慾,花錢買斷別人的親情。

最後,提醒那些想要領養孩子的人,即使是真的想要收養孩子,也應該通過正規渠道,嚴格依據收養法進行收養關係的建立。

想了解更多育兒常識,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點贊轉發,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萬分感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