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對於每一位中華兒女來說,國家的興衰存亡與我們個人都息息相關。尤其在過去動盪不安的年代,中國的土地上更是湧現出了大批的愛國民族英雄,他們爲祖國的勝利付出了一切,爲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中就有一位英雄母親,她被譽爲“當代佘太君”。爲了挽救國家於水火之中,她親自送丈夫和6個兒子上戰場,爲了救同村的鄉親她又犧牲了最年幼的小兒子。

馮玉芬雕像

一、英雄母親馮玉芬

這位英雄母親名叫馮玉芬,她出生於北京密雲縣水泉峪村,才十幾歲就嫁給了丈夫仁宗武爲妻,並且接連生下了7個兒子。雖然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很苦,只能靠租種地主的土地來養活一家人,但馮玉芬卻相信靠着自己的努力總能過上好日子。後來,日本人攻入我國並把馮玉芬的家鄉劃爲了“僞滿洲國”。大字不識一個的馮玉芬並不懂什麼高深的道理,她只知道,自己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不能做對不起祖國的事情。

影視劇中抗戰場面

於是爲了抵抗日軍,身爲弱女子的馮玉芬和村子裏的漢子們全都跑到地裏幹活,爲的就是讓日軍知道,這裏依舊是中國人的土地!後來,八路軍的隊伍來到馮玉芬所在的村子,看着八路軍奮勇殺敵的樣子,馮玉芬做出了一個決定——別人爲抗戰捐錢捐物,自己家裏什麼都沒有那就出人力,於是她親自將丈夫和兒子們送上了戰場。

馮玉芬和家人劇照

二、將丈夫和兒子送上戰場

隨後,馮玉芬的大兒子任永全和二兒子任永水就成爲了白河游擊隊首批隊員。就在同一年,三兒子任永興因爲受不了地主的壓迫偷偷跑回家中,馮玉芬見狀又將三兒子送上了戰場。次年,日本人爲了儘快佔領中國,大肆在中國的土地上製造“無人區”。爲了奪回土地,她又讓丈夫將在外打工的四兒子、五兒子叫回來,並且讓丈夫帶領着兩個兒子全都加入抗日自衛模範隊。而她自己則是扛起了鋤頭跑到“無人區”去耕種。

艱難的抗戰

不幸很快就來臨了,不久後丈夫和四兒子、五兒子就遭到了日軍的襲擊,並且接連犧牲。面對着丈夫和兒子的慘死,馮玉芬悲痛不已,但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將她打倒,她更不會向日軍低頭,從那以後馮玉芬更加堅定了抗日的信念,和鄉親們義無反顧地堅守在“無人區”。沒過幾個月,馮玉芬又得知了大兒子壯烈犧牲的事情。僅過了一年,二兒子也因在戰鬥中受重傷不治而亡,三兒子不知所蹤。而在抗日戰爭勝利以後,馮玉芬的六兒子又爲了解放全國而犧牲。

馮玉芬和兒子劇照

三、爲救鄉親犧牲小兒子

僅在戰場上,馮玉芬就失去了丈夫和6個兒子,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她的小兒子也是因抗戰而犧牲。當時爲了躲避日軍的追捕,馮玉芬帶着7歲的小兒子和鄉親們一起躲在附近的山洞裏。因爲孩子年幼不懂事又長時間沒喫飯,所以小兒子一直哭鬧。眼看着日軍漸漸接近,爲了不暴露鄉親們的位置,馮玉芬只好從自己破爛的棉襖中扯出一團棉花塞到兒子嘴中。

戰爭畫面

當日軍離開時,小兒子的臉色已經變青,馮玉芬急忙拿出棉花,小兒子好不容易纔緩過來氣來。馮玉芬看着虛弱的幼子揪心不已,她想去村裏給兒子拿點喫的。但是這樣很容易暴露鄉親們的位置,因爲日軍一直在附近徘徊,爲了掩護鄉親們馮玉芬只能看着兒子在自己懷裏一點點沒了氣息。

英雄母親馮玉芬

四、結語

很多人得知馮玉芬爲救國犧牲丈夫和7個兒子的事蹟後都感動不已,稱讚她爲“當代佘太君”。在過去那場救國救民的偉大斗爭中,無數中華兒女爲了祖國和人民的自由不惜拋頭顱、灑熱血,這才贏得了最後的勝利。現今的我們更應該牢記革命先輩的付出,繼承他們的革命遺志,將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