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讀

上世紀二十年代,那會兒中國還正處於軍閥混戰的時期,愛國志士對此憂心忡忡,有的人致力教育,有的人興辦實業,有的人走革命之路,有的人復興文化,時任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先生,以他卓越的洞察力認爲發展科技纔是第一要務!於是,蔡元培的腦海裏想起了一個人,此人就是名滿世界的大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當年,愛因斯坦已經聞名全球,有一個科技強國夢的蔡元培決定邀請愛因斯坦來中國訪問,並且去北大演講,寄希望於此事來提升國人對科技的認知,以期提高我國的科學水平。於是在1920年的時候,蔡元培先生專門利用去歐美諸國考察的機會,去德國首都柏林拜訪了愛因斯坦。愛因斯坦被蔡元培的真誠所感動,一口答應了前往中國的請求,雙方約定於第二年的春天正式達成此事。

這本是中國科技強國的一個大好時機,可是事情的發展卻令人大跌眼鏡,雖然愛因斯坦到了中國,並且在上海的一家旅館內收到了來自瑞典領事館的正式通知,因爲他在當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可也就僅僅如此了,愛因斯坦在上海停留了三天就絕塵而去,因爲他此行並非來中國訪問而是去中國的死敵日本訪問,從此愛因斯坦再也沒有來過中國!

愛因斯坦選擇日本沒選擇中國的三種猜想

這次的擦肩而過,可以說對中國是一個永遠的遺憾,而此事的背後卻波譎雲詭,至於愛因斯坦爲什麼沒來中國而選擇日本,則說法衆多:

一、有的說法是愛因斯坦認爲中國給的報酬太低,因爲中國給的酬勞是500美元,而日本則開出2000美元的高價。

二、也有人說是因爲愛因斯坦對當時的中國有偏見,這一點不必避諱,當時的中國的確沒有發展科技的條件。

三、也有的說法是,日本人從中作梗把愛因斯坦訪問的中國的事兒給攪黃了,因爲事後在雙方溝通的時候,很多問題都對不上號。

真相究竟是什麼呢?這期間又發生了什麼事兒呢?原本定於1921年的訪問爲什麼一直推遲到1922年才成行呢?既然成行,愛因斯坦又爲啥跑到了日本呢?

說到底還是錢鬧的,話說蔡元培跟愛因斯坦敲定訪華之旅後就離開了德國,然後蔡元培委託當時中國駐柏林的公司,去跟愛因斯坦接洽來訪的具體事宜。也就是在這時候,時間耽誤了,然後無比雞賊的小日本趁機插了進來。

原因是愛因斯坦覺得中國方面給的報酬太低,這一點無可厚非,不能指責愛因斯坦看重金錢,魯迅先生還不允許別人拖欠他的稿費呢!

民國時期的1000大洋有多值錢?

中國方面給出的酬勞是1000塊大洋,換算成美元差不多500美元,按當時中國的行情來說可以說是非常高了,那會兒國內最頂尖的教授,月薪也就300大洋,比如說魯迅先生在教育部做僉事的時候,月薪才60塊大洋,後來才漲到了200大洋一個月,不過魯迅先生的額外收入比工資只多不少。當然,魯迅先生是當時的文化名人,普通人的工資可就低得多了,比方來說,北京大學圖書館的職員,一個月才8塊大洋,由此來看1000大洋絕對是個天文數字了!

可是對於享譽全球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來說,這個出場費不僅不算高,反而很少!而且,當時負責談判的中方人員也都是外行,不知道愛因斯坦的價值所在,他們認爲愛因斯坦獅子大開口,討價還價讓愛因斯坦很不滿意。國內這邊兒,蔡元培都急瘋了,既然北洋政府不肯出錢,只能從民間籌集了,梁啓超先生急人之所難,親自掏了1000塊大洋的腰包,加上之前的1000大洋好歹是湊夠了2000大洋,折算成美元是1000美元,愛因斯坦看到中方的誠意後也沒多說什麼就同意了!

本來事情都談妥了,可恨的日本人這時候不要臉的插了一腳,不得不說,日本人在這方面的工作比咱們做得好,日本先是派記者到歐洲與愛因斯坦接洽,隨後又讓一些日本科學界的名家致信愛因斯坦邀請他訪問日本。小日本個子矮心眼卻多,他們找的這些科學家都是在德國學習並且做出過一定貢獻的,兩相對比,愛因斯坦一個德國人自然對日本人更加滿意。

不僅如此,日本人給的錢也比較多,中國方面幾經波折才湊夠了1000美元,而日本方面直接給出了2000美元,可以說給足了愛因斯坦的面子。同時,日本人還邀請了愛因斯坦的夫人一起來日訪問,從這個小細節就能看出來,日本人一直就很擅長利用女人搞定男人。

於是,愛因斯坦決定先去日本再順道來中國,這一消息傳回中國一下子就炸鍋了,中方的學者認爲愛因斯坦此舉太不仗義,明明是我們中國先邀請的,怎麼訪問中國變成順道了?況且,凡是對了解東方文化的人都知道,東方文化的根兒在中國,日本不過是我們的一個小弟而已,雖然甲午戰爭中日本打敗了清朝,但是比起文化來,咱中國人是小日本的祖宗。

可愛因斯坦不這樣看,因爲從西方世界來看,當時的日本無論是從政治、經濟、軍事、科技上都比中國強得太多了!當然,愛因斯坦不會明說,他給的理由讓人很無奈,他說之所以先去日本再去中國,是因爲冬天的日本太冷,而北京會暖和一些,所以先去日本再去中國!

事情於是乎就這麼定了下來,愛因斯坦決定先去日本,再“抽空”來中國!

詭異的“斐司德博士”究竟是誰?

也許是愛因斯坦的舉動惹怒了中方,也許是中方接待工作做得不充分,從愛因斯坦登上輪船,日本方面就派專人全程陪護,到了上海之後,又有專人專車接送。而且派去的人都是懂德語的,還有一個科學家。叫石原純,他曾用德語發表了相對論方面的論文有十來篇。

於是,愛因斯坦在到達中國後,做了短暫停留,順便接了個“獲得諾貝爾獎”的通知,然後就直接去了日本。到了12月30日,愛因斯坦才從日本返回上海,但是在上海僅僅逗留兩天就直接去了新加坡,而沒有履行約定去北京大學見蔡元培。

這下子,北京的蔡元培懵了,他苦苦等待的兩年,好容易日子到了,愛因斯坦卻已經絕塵而去!有鑑於此,蔡元培連夜給愛因斯坦寫了一封信,再次邀請愛因斯坦!可是,萬萬沒想到,詭異的事情發生了

接到蔡元培的來信,愛因斯坦也趕緊給蔡元培回了一封信:說上海有一個叫斐司德博士的人找到了自己,聲明自己受了蔡元培的全權委託,並向愛因斯坦又提出了違背以前約定的要求,因此愛因斯坦決定不準備去北大演講了。如今接到蔡元培的親筆信,才知道是誤會,但他已經不能追改旅程計劃,希望原諒。

這就是當年愛因斯坦訪華之旅的真相,那麼這個叫斐司德的博士究竟是何許人也?時至今日也沒有人能搞得清楚,人們普遍懷疑是日本人從中作梗,因爲愛因斯坦的行程全都是日本人安排的,他們最有使絆子的條件嘛!

結語

這件事可以說對中日兩國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並不是說愛因斯坦去了日本沒來中國,就讓日本國力增強了多少!只不過,從兩國對愛因斯坦的態度來說,就能看出當年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之後,感受到科學的魅力,非常重視科學教育,然後他們借力西方的科技,迅速崛起,不到短短几十年,就成爲了軍事強國,對中國乃至亞洲,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

不過,愛因斯坦的訪問無疑是對日本科技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截止到2020年,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已經高達27位了,而咱們中國呢?屈指可數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