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進化過程中,一直是羣居社會,每個人在當自己懂事之後,都會被大人灌輸着要合羣的思想觀點。我們從小接觸的學校集體教育,到畢業後工作的集體環境,都對我們做出了符合羣居生活的要求,逐漸我們掌握了這種羣居的技能,掌握了應對集體生活的技巧,但是這種生活,真的是你內心最想要的嗎?

很多人其實是在被迫無奈的情況下才接受了這種羣體性的生活,試問哪個人內心不想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呢?只不過是社會現實,讓大家放棄了這種堅持而已。人這一輩子,最高級的活法其實是獨處,而不是羣居。

隨着今年新冠疫情的發生,越來越多的人會發現做自媒體,也是一種謀生的手段,還能減少在職場上的很多問題,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有經濟基礎和經濟來源的同時,也會更加隨心所欲一些。人們的這種觀念的轉變,也證實了其實大家內心都是希望獨處的。

獨處的生活,不需要去違心地做着迎合他人的事,獨處生活是自己想要生活變成什麼樣子,生活就可以變成什麼樣子的。沒有了家長裏短的紛爭,沒有了勾心鬥角的職場,尋求到自己想要的那一方天地,靜靜地享受着自己的生活。或許在窗邊畫一幅畫就是一天的時光,現在看來,這種獨處也只能是在實現了經濟自由之後才能夠去向往的。

出世的獨處在當今社會看來,可能不是那麼的現實,但是我們也可以去尋求入世和獨處之間的平衡點。工作的時候在與團隊碰撞完思想之後,可以給自己足夠的單獨空間去思考工作,去處理工作。生活中,時不時的自己在一個臥室裏,讓自己回想這段時間,是否有什麼留在腦海中的美好記憶。這些都還是比較容易能夠做到的事情,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可以短暫地找到獨處的歡樂,享受完這短暫的獨處時光,收拾一下思緒,再上路就會倍感輕鬆。

人際關係的複雜,讓獨處變得難能可貴,我們不能出世的獨處,那就在入世的紛繁複雜中,偷得浮生半日閒。半日閒的獨處後,頭腦會變得更加清晰,更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前往哪裏纔是自己的正確終點。當然,更加希望我們都能夠有出世獨處的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