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也不再是一個頗爲隱祕的詞,它背後已有了可觀的市場數據支撐。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奢侈品消費額達到10510億元。其中二手奢侈品市場在整個奢侈品市場中佔5%,隨着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的擴大,未來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可開發潛力巨大。

在二手市場內,高奢商品價格紛紛跳水,令人真香。市價幾萬元的香奈兒、路易威登,在二手市場只要幾千元。它們都保存完好,用起來和全新區別很小。

有些在品牌專櫃都很難買到的熱門款、絕版貨,在二手交易市場也有可能淘到。比如,Louis Vuitton 村上隆太陽花系列限量款。細緻無比的做工、獨一無二的印花、沉甸甸的質感。“限量”、“絕版”光環,承載無數年輕人追求的時尚和品位。

這種時髦之風,也吸引了許多明星、網紅達人。人稱“帶貨女王”的楊冪,就是狂熱愛好者之一。她的私服照片,很多都能看到二手包的身影。

Angelababy、水原希子、宋茜、何穗,都對二手情有獨鍾。

“無論什麼樣的穿衣風格,中古包都不會錯。”時尚的品相、低廉的價格,明星同款的快樂,一隻二手包包都能給足。

日本是中古包最盛行的國家

從事二手商品買賣的行業又叫“中古”行業。中古一詞來自日本,起源於日文ちゅうこ,原意就是指“二手”。如果簡單地將二手與中古劃等號,不免有些片面。在行家眼中,譬如珍稀的絕版包款,某些擁有品牌、流通價值的二手物品纔是通意所指的“中古”。英文譯爲“vintage”,指代有歷史價值的經典元素(劍橋詞典)

簡單來說,二手是使用狀態,中古是品牌價值,Vintage則是一種審美和消費文化。

風靡亞洲的中古文化主要興起於日本。上世紀七十年代,隨着日本戰後經濟復甦重建,年輕人對 奢侈品的消費能力與熱情日益高漲。全球各大奢侈品都湧入日本市場,一路高歌猛進。

據不完全統計,在奢侈品鼎盛時期,日本共有30多家Bvlgari專賣店,30多家Chanel專賣店,近50家Gucci專賣店。擁有大牌LOGO的箱包、服飾、首飾簡單直接地證明着每個人的身份與地位,奢侈品成爲一種標籤。

然而隨着日本經濟泡沫化,貨幣大量貶值,大衆的消費狂熱被動迴歸理性。不少人選擇將曾經瘋狂添置的奢侈品折價典當,以換取生活所需。買賣雙方回收二手奢侈品再銷售的中古市場應運而生。早期的中古市場類似當鋪性質,評級定價的權利掌握在店家手中。

隨着多年的磨合,日本政府已出臺完善的二手交易體制、中古市場也開始培養專業的二手商品鑑定師,明確估價體系。

在日本市場,誠信是第一位的。中古店鋪在回收時需設置成色門檻、提供真僞鑑定,也會要求寄賣客人提供身份證明和住址。

正規渠道如中古店或拍賣行,在進行販賣之前,還會由鑑定師進行成色評級,爲其單獨定價。從貨源到售出,擁有一個完整體系,即使出現問題,也能追蹤溯源。

科普一下:N-全新品,S-未使用近新品,SA-使用後未見明顯瑕疵,A-有輕微使用痕跡,B-有明顯使用痕跡,C-有損壞和污跡,J-重瑕疵故障品。

相關文章